康居工程扮靓四明新农村
根据射阳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四明镇全面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美丽乡村示范点、新型示范社区、村庄集中居住点建设,着力打造合民心、顺民意、符民愿的康居工程。
一是科学鉴定,从严审核,扎实推进危旧房屋改造。一是全面排查,四明镇在“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发生后,立即行动、周密部署,按照“政府属地负责,部门各司其职,村居具体实施,群众自查自报”的原则全面落实危旧房排查工作。二是从严评估,8月2日全县危旧房评估备案和村庄选址勘察工作培训会后,四明镇迅速抽调20名精干人员组成10个评估小组,经县派指导组认真培训后,分赴22个村居对3341户危旧房进一步调查评估,摸清底数,分清等级。三是建档立册,经评估组评估后的危旧房全部建档立册,“一户一档”,详细登记房屋状况、户主整改意向,并留存影像资料,做到“有图有真相”,共排查出危旧房3341户(B级1033户、C级1765户、D级543户),其中五保户35户(B级3户,C级19户,D级13户),低保户404户(B级112户,C级224户,D级68户),残疾167户(B级46户,C级103户,D级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5户(B级119户,C级135户,D级31户)。
二是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切实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本着立足镇域特色、因村制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筹措、群众参与”原则,四明镇致力打造出水美菇香的文明村美丽乡村示范点。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已完成整体规划设计及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道路桥梁等主要建设项目设计和预算编制,同时明确专项资金支撑,全力扶持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有效利用上级部门包帮和社会资源,联系和引进道路硬质化、高标准农田改造等民生项目、涉农惠农工程政策和资金,向“美丽乡村”重点创建村进行倾斜。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手段拓宽资金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充分利用能人“联动效应”;三是积极宣传引导群众参与,动员群众对村庄环境进行大清理,并自觉做到长效保洁,做到全民参与,共建美丽乡村。
三是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合理确定社区村庄规划。四明镇1个新型示范社区和28个村庄集中居住点的测绘工作已于7月29日完成,规划设计文本也于8月16日初步完成,现根据8月19日全县康居工程推进会上县住建局调整选址规模的要求,正在重启设计工作,请省规划院根据各村居人口现状和三个三分之一(1/3人口去县城居住、1/3人口去集镇居住、1/3人口去村庄集中居住点居住)的原则,对29个点的选址规模作调整,确保在节约土地的前提下,做到选址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得体。
四是强化宣传,创新思路,全面加速康居工程建设。安居才能乐业,针对四明镇目前存在的D级危旧房中弱势群体人数较多、要求原址建设人数较多等“两个较多”的特点,美丽乡村示范点、新型示范社区、村庄集中居住点建设进度较慢等问题,下一步四明将在规范程序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速度,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广大危旧房户特别是D级危房户主动改造危旧房屋,积极参与康居工程建设,力争2016年底完成3411户危旧房屋70%的改造量,2017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保证“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达到80%以上的小康标准,同步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和新型示范社区,切实群众改善生产、生活、居住条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