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西红柿助推农业“转型升级”

来源: 时间:2016-10-25 点击数:

    日前,在东海县桃林镇北芹村西红柿种植基地看到,农户正在今年投资新建的标准化西红柿大棚里整地、施肥,计划在10月下旬进行西红柿定植。据了解,当地西红柿从每年10月份前后移栽定植,到来年1、2月份春节前后,即可陆续成熟上市,直到8月份下市,销售期可持续7-8个月时间,亩产在4万斤以上。
    桃林镇北芹村及其周边地处冈陵沙壤土地带,土质偏碱性,水分保持力差,在雨水充足的情况下种植小麦,每亩收成不过几百斤,加上轮种花生、黄豆等耐旱作物,亩均效益不过1000多元。从2012年开始,在上级部门的扶持引导下,尝试改良土壤,建设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
    “东海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要实现农业转型发展,出路就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为此,东海县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在非产粮区种植西红柿等特色蔬菜,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着力做大做强‘东海西红柿’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真正实现‘发展一个产业、塑造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
    “农业产业化的标志就是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东海县 “为了让东海西红柿从散户种植、小农经营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从西红柿产业萌发之初,就大力推行西红柿标准化种植,以标准的生产流程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抢占市场份额。”为此,该县通过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有关高等院校、研究院联合,建立了西红柿栽培产业化示范基地。定期聘请专家为菜农上课,传授经验,并经常组织菜农到外省参观学习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万亩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按无公害西红柿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严格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所有生产环节全部进行登记备案,由农技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建立,为东海西红柿赢得了口碑,也为其品牌化创建铺平了道路。东海西红柿2006年被江苏省农林厅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8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09年获“连云港市名牌产品”称号,吸引中央电视台7套《致富经》栏目前来专题报道;2014年获“江苏名牌产品”称号。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