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镇区特色产业深度行 阳澄湖镇:一只“蟹”走出别样风采
眼下,要论起美食,大闸蟹一定榜上有名。而一句“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的广告词则道出了阳澄湖大闸蟹的久负盛名。日前,当记者来到这个素有“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乡”之称的小镇———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能感受到的除了阳澄湖的风光旖旎、大闸蟹的鲜美多滋外,更多的是其蟹文化的悠远深厚。而据了解,未来三年,该镇还将重点围绕大闸蟹这一传统特色产业,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大闸蟹小镇。
科技范儿:
循环水养出生态蟹
捞蟹、打包、分装……虽然近来的天气有些阴冷,但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的工人们依旧忙得热火朝天。“从九月螃蟹还没上市的时候开始,预订的电话就没断过。”农产园办公室副主任张铖笑道。
该园出产的“阳澄湖”大闸蟹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产品金奖,并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全国水产业质量放心国家标准产品等荣誉称号。目前“阳澄湖”大闸蟹已在全国设立总代理42家,门店50家,农超对接12家,网络旗舰店5家,销售网络遍布除西藏以外的各个省市、直辖市。今年该品牌又成功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新加坡三地注册。
张铖告诉记者,成绩的背后,园区有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法宝”———生态高效养殖。园区打从开园之日起,就着手建设了循环水养殖系统,在省内首创了循环水大闸蟹养殖模式。即:将阳澄湖水引入园区,经过物理沉淀和生物沉淀二级净化后,通过进水渠流入各个养殖塘;养殖塘里的废水通过排水渠到达清毒池,将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掉后排入尾水收集池;尾水再放入净化池,通过二级净化后,重入养殖池塘。“经过循环水养殖的阳澄湖牌大闸蟹品质更高,达到出口标准,去年我们就成功出口港澳地区。”张铖自豪地说道,而更重要的是,利用循环水养殖,不仅一亩水塘一年可节约2100万吨水,经过净化的水也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园内控制中心大屏幕上,还有对多个养殖塘的实时监控、对水质各项指标的检测,并与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相连,一旦园内的鱼、蟹出现异常,专家就会在线会诊。
时尚范儿:
村民抱团发展电子商务
在阳澄湖镇,除了专业产业园区养蟹卖蟹红红火火,历代以蟹为生的渔民们也同样不甘落后,变着法儿地拓展着新思路。大闸蟹养殖专业村———消泾村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8年,85后的顾敏杰刚退伍回到老家消泾村。然而,他却发现,一直在村里靠养蟹为生的父母,因为规模不大,且没多少销售渠道,经常为卖蟹犯愁。于是,他决定帮着家里卖蟹。没资金开门店,也不会跑市场,怎么办?很快地,他就将目光锁定在了互联网,当年就成立了苏州市阳澄湖苏渔水产有限公司,并申请注册了“今旺”商标,开始在淘宝网上卖螃蟹。
从说服快递划出可以放冰空运的区域到请来村里的年轻人做前台销售,雇当地农民做后台的扎蟹、包装,再到定制大闸蟹运输专用泡沫塑料箱、建成4个冷库……如今的顾敏杰已拥有一个专业运营团队,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顺丰优选等主流平台都能找到他的店,仅去年交易额就达6000万元。
在顾敏杰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转型。从淘宝网购到微商,几乎家家户户都做起了电商,甚至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学起了电脑。目前,消泾村拥有电商企业100多家,淘宝店超千家,已是首批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之一。2015年,全村实现大闸蟹交易额3.5亿元。村上8家电商企业的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3家电商企业突破3000万元。而为了助推电商抱团发展,消泾村党总支委员高锋告诉记者,目前,村子里正在打造一座占地40.05亩的电商大楼,届时可入驻30家上规模的电商企业。
文化范儿:
从蟹到渔展现特色风貌
在阳澄湖镇党委书记王建军看来,如今,伴随着阳澄湖的螃蟹品牌的愈发响亮,如何才能让阳澄湖人更了解历史,增添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让游客读懂这座小镇的丰厚底蕴,品味更美味的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阳澄湖人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增添文化色彩。
王建军告诉记者,从蟹出发,该镇目前正致力于渔业文化的打造。作为渔业文化区的核心部分,“渔业展示馆”的建设被提上日程。不久的将来,展示馆将围绕“乐·美丽阳澄”“蕴·人杰地灵”“创·科技农业”“育·现代农业”四大篇章,将蟹文化、水文化和阳澄湖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向游客展示阳澄湖人文历史、渔业文化、渔具变迁、农业产业园概况及品牌文化的风采,还将形象逼真的展示大闸蟹生长全过程。
此外,镇政府还将对北前、消泾、车渡等渔业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对消泾村传统古村落保护建设力度,还原具有江南韵味的古村落原始风貌,融合蟹文化和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阳澄湖地区特色渔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