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四明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今年来,按照“镇有示范带、村有连片区、培育典型户、取消空白村”的要求,该镇坚持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统领,重抓联耕联种示范片、示范点建设,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以浅水耦、羊角椒、设施蔬菜等品种为重点,打造四长线特色产业带,形成一路一景新亮点。在建华、建中等村建成1个千亩浅水耦种植基地和万亩羊角椒种植基地;在建华村建成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300亩的苏式日光温室大棚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土地耕翻和育苗。
二、大力实施“强龙工程”。围绕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创牌创新、培强带动,重点抓好江苏海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培大育强,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市场”发展模式,种苗培育、技术指导、购加销一体化,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已成功申报“辣俏”品牌,同时加强与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创建众创空间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成功获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三、大力推进联耕联种。围绕目标任务,着力提升联耕联种的层次和规模。一是培植服务经营主体。鼓励引导农民经纪人、农机大户、工商资本等各类市场主体牵头,把全镇分散的农机服务资源整合起来,通过企业化运作模式参与到联耕联种上来,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联耕联种新模式,推动联耕联种向联民联社、联管联营、联工联商、联富联美更高层次发展。二是实现农机农艺结合。联耕联种带动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化发展,淘汰粗放的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推进集成技术应用,投入更趋合理,进一步促进农机农艺的高度结合。大力推广新技术,联耕联种地块水稻全部实行机插秧,使用“上毡下钵”式水稻育秧新技术,小麦播种,着重推广犁耕深翻秸秆还田和机械复式条播技术。积极推广新品种,全面推广高产、多抗且适应性强的淮麦30、扬幅麦4号、南粳9108等新品种,以村为单位统一区域性品种,同时,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拉长产业链,增加农民和合作社的收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