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转行做“渔夫” “彩色鱼”年创800万元
走进兴化市沪兴观赏鱼养殖合作社,宛如置身“彩色鱼王国”,五彩斑斓的锦鲤在水中游弋。“王国”的主人朱茂寨是兴化市钓鱼镇人,卖过木材,收过废品,造过船,就是没有养过鱼。可他自从与“彩色鱼”“一见钟情”后,就回乡做起了“渔夫”,矢志养好“彩色鱼”。而他的这个产业也填补了当地观赏鱼养殖市场空白,求购者都主动上门,第一年就创造了800万的产值。
看一眼就喜欢上“彩色鱼”
兴化河网密布,渔业养殖发达,不过在养殖观赏鱼前,朱茂寨从来没有接触过渔业养殖。2012年偶然的一次机会,朋友带他到上海青浦参观现代农业设施,在一家养殖观赏鱼的基地,当看到鱼池里那些游动的“彩色鱼”,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锦鲤的祖先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食用鲤鱼,在中国宫廷技师的培育下改良为锦鲤,后在日本发扬光大。锦鲤的美妙之处在于,随着年龄和环境水温的变化,它们身上的花纹色泽和形态也会不断变化,就像画出的特殊的水墨画一样,有“活的艺术品”、“水中活宝石”和“观赏鱼之王”的美誉。”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朱茂寨眼前一亮。“鱼不仅可以饱口福,还可以饱眼福,是活生生的‘艺术品’,要是能在家乡养殖就好了。”没有养殖经历,没有养殖技术,饲养“彩色鱼”只能作为一个梦想埋藏在心里。
机缘巧合 老师傅帮他实现梦想
同样是在上海的一次饭局中,一桌子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闲聊中,他得知坐在旁边的一位老先生竟然是养殖观赏鱼的行家,有近20年的养殖经验,生意一直做得风生水起。可由于养殖基地拆迁,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重新办养殖场,目前老先生处于闲置状态,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
得知这一消息后,朱茂寨一下来了精神,他把自己打算养殖观赏鱼的想法讲给老先生听,希望能得到老先生的指导。没想到老先生一口答应,只要朱茂寨把养殖基地建起来,他很乐意去帮忙。
有了技术支持,朱茂寨说干就干,他到老家兴化市钓鱼镇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建起了鱼池、孵化培育用的土池。并从外地买回鱼苗,开始了观赏鱼的养殖之路。
一个疏忽 赔了10多万
有了老师傅的技术指导,朱茂寨的观赏鱼养的一直都很好。老师傅不但带来了技术,还把以前的销售渠道也带来了,所以朱茂寨的“彩色鱼”一点不需要愁销路,都是求购者上门来收购。
顺风顺水的养殖让朱茂寨对“彩色鱼”放松了警惕,原本每天要巡塘多次的他,也是有空就到塘口转转,正是由于他的疏忽,造成了10多万元的损失。
今年5月中旬,他在巡塘时遇到了一件让他头皮发麻的事。在下风口的鱼塘边,飘浮着大量已经死亡的观赏鱼幼苗,而这节骨眼上,老师傅又回去了。朱茂寨辨认不出鱼苗的死亡原因,只好请兴化水产局的技术人员来塘口勘察情况,化验水质。结果出来后让朱茂寨哭笑不得,原来是因为塘里鱼的密度太大,而水位又太浅,造成鱼缺氧死亡。知道原因后,朱茂寨立即往塘里注水,并加了增强鱼体质的药。虽然经过一顿折腾,不过效果很明显,鱼的死亡数明显降低了。
“这次损失了约20万尾鱼,经济损失10多万元。”这个塘有10亩,可放的鱼苗约有100万尾,一开始都是鱼籽时放进去的,随着鱼慢慢长大,鱼塘已经不能满足鱼的生存,加上鱼塘水位太低,才导致意外发生。接受这次的教训,除了控制鱼塘鱼的密度和水位外,每天会增加巡塘的次数,以便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在喂食台上,朱茂寨手捧一把鱼食抛洒在水面上,不一会,五颜六色的鱼儿都游了过来抢食吃。 朱茂寨介绍,观赏鱼的喂食也很有讲究,观赏鱼所需食物的蛋白含量要比家鱼高,这样可以增加鱼的富态感和体型,不过喂食时一定要注意,如果喂多了,鱼长胖,带来的后果是鱼鳞变松,容易染病死亡。现在有很多家庭都喜欢养观赏鱼,可却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观赏鱼不好养,没多少天鱼就死了,鱼死亡原因很可能就是跟喂食有关。
鱼受欢迎 年销售800万元
品相好的三年以上的锦鲤,一条卖个几千上万块钱并不是稀罕事,但这种鱼一般都是从几千上万条锦鲤中挑选出来的,而且消费对象也只限于懂行又有消费能力的一小部分人群。其实大多数锦鲤的价格,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贵,花个几百甚至几十块钱我们也能挑选到一条不错的锦鲤。
目前,朱茂寨共引进金鱼、锦鲤、草金鱼3大类65个品种,虽然养殖观赏鱼的时间不长,但朱茂寨却不愁销量,养出的金鱼除了销到上海、常州、南通、盐城等地,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实现年产值800多万元,年效益100多万元。
为了了解观赏鱼的行情,掌握更多有关观赏鱼的信息,朱茂寨经常外出参加鱼展会。“参加鱼展会可以增长见识,能够接触到新的养殖理念和技术,还能与全国各地的养鱼师傅交流,一趟鱼展会下来,受益匪浅。朱茂寨说,目前他养殖的观赏鱼都是按斤卖,希望以后能培育出按条卖的观赏鱼,让自己的鱼也能进展会展览。
目前,朱茂寨对养殖场有了新的打算,他准备借助兴化打造全域旅游的机会,将“彩色鱼”的养殖跟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休闲旅游、健身养生的园林式养殖场。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