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粮食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达92%

来源: 时间:2017-11-01 点击数:

    上午在周奋乡孙留村作业,下午赶到沈公式镇华谈村,临晚又赶回家准备第二天在自家田地作业……连日来,兴化市戴南镇花杨村美玲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无人机操作员张加华忙得不亦乐乎。
    张加华告诉记者,他和父亲张美山一起创办了美玲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在本村流转了460亩耕地从事粮食种植。今年春天,他家花6.75万元购买了“大疆”牌无人机,除自己使用外,还加入了江苏田田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由公司指派,跨区作业。戴南镇农村工作局农业科长肖月华介绍,目前,该镇有90%以上的粮田实现了植保机械化,其中像此类高效植保机械化的达到60%以上。
    戴南镇全年种植粮食10.32万亩(次),与此同时,全镇拥有不锈钢制品企业近千家。如何解决提升粮食种植水平与农业劳动力少的矛盾?该镇提出“以机器换人”的理念,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让更多的农民变成工人。目前,该镇粮食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达到92%,名列兴化市第一。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戴南镇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到目前为止,该镇已累计流转土地面积4.7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建立了37家粮食专业合作社和125个粮食种植家庭农场。镇农村工作局建起了“戴南农业”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农情信息,每逢关键季节举办专题培训班,成为种粮大户家门口的“农业大学”。
    “一条龙”服务的农机集团,是戴南镇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主力军”。拥有价值2800万元机械的戴南常发农机合作社,与其他7个农机合作社组建了合作联社,固定资产扩张到近4000万元。新近购买的3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每小时可以喷洒农药近40亩田。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机械酷似“坦克”,可以在机耕道上移动,也可以在稻田的行间行驶,其“手臂”长度可达12米,喷药宽幅能达到16米,既可以化除,也可以防病治虫,是10个劳动力工效的30倍。81台酷似“汽车”的高速插秧机,每小时可以完成5亩田的作业量。目前,该合作社与全镇83个种田大户和合作社签订合同,服务面积2.53万亩,实现收种管烘全程服务。
    农业专业化服务成为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进程中的新型产业。目前,该镇拥有高速插秧机203台(套),今年机插秧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机插秧面积达100%。为确保机插秧的质量,该镇做到水稻品种、培育秧苗、技术规程、秧田管理、机械插秧、收费标准“六个统一”。一些专业大户想到了育“商品秧”的金点子,实施连机带秧一条龙服务。该镇根旺机插秧专业合作社今年育秧30亩,连机带秧服务大田2300亩,每亩收费170元。
    在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优惠的奖补政策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镇政府出台文件规定:新购置并投入作业的高效植保机械,在省市财政奖补的基础上,镇财政给予购机总价的5%奖励;秸秆还田在省级财政奖补的基础上,镇财政给予有规范流转合同的种粮大户每亩全年补助50元;集中连片育秧面积在3亩以上,经验收合格,市财政给予秧池每亩补贴2000元,镇财政给予种粮大户按实际机插面积补助每亩30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