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新丰镇联系“镇情”调结构 富民强镇增实力
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在谋划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上,坚持立足“镇情” 谋思路,定方案,调整低效项目产业,放大区域特色效应,真正使农业结构调整成为富民强镇的有力牵引。
花海带动拓展调整。在该镇23万亩耕地中,已有高效农业面积16万亩、设施栽培面积3.15万亩。对此,他们认真进行了“回头看”,围绕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联系“镇情”因村制宜,对已形成一定规模效益的种植面积、品种进行去粗存精,减低效,上高效的再调整。针对建设发展荷兰花海迸发出的“花海经济” 热效应,他们在新一轮农业结构大调整大发展实施内容上重点发展了花海周边八个村万亩郁金香种球研培和草花育苗,廷伸发展沈海高速沿线万亩大棚蔬菜、226省道沿线万亩郁金香农园、艾伦特、果然等规模家庭农场、以美国红枫为主的万亩花卉苗木集散基地、港城高速沿线万亩高效设施农业、老陈李线万亩特经蔬菜生产基地。以花海为核心,全力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推动全镇高效农业再上新水平;以郁金香作花蕊,绽放新丰农业结构特优高尖新花朵。
选好品种优化调整。在调整的品种选择上,新丰镇同样以能否富民为第一考量。参考传统优势和富民状况,该镇重点鼓励并提升裕南、赤旗万亩蚕桑,永跃、车滩万亩立体蔬果,圩中、五丰万亩黑皮冬瓜,仁南、仁北等村万亩贝母和群乐万亩西兰花等传统特经,在种植技术、耕作方式和品牌塑造等方面进行创新培训;以艾伦特家庭农场“田头车间化”管理模式为带动,发展了休闲观光、四季采摘园等富民基地型家庭农场38家,催生职业农民1000多人。同时注重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三品”建设,共申报“何兰花海”牌葡萄、“圩中”牌黑皮冬瓜等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食品5个。
建好基础支持调整。配套健全的农业基础设施是支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前提。为此,新丰镇结合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大力实施推进“三通三千”工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去年以来累计投入2.1亿元,提档升级农路135km,新建农村道路240 km,改造新建交通桥梁110座、桥涵120座,有效保护了地力,优化了低洼区域种植结构,提升了抗灾自救、防御能力;让计划投资农业发展,投身新型农业产业的社会力量更有信心参与农业结构调整,更有雄心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