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水利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来源: 时间:2019-02-11 点击数:

  重点工程和农村水利累计完成投资234亿元、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6万亩、6项工程获得水利部大禹奖、超计划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近日,寒冷天气笼罩着江苏各地,但在2019全省市县水利局长会议现场,这份刚出炉的“成绩单”,却让在场的每个人热血沸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2018年江苏水利成绩斐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江苏水利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大投入,助力治水兴邦

  都说,清水长流,方能润泽民生。为保障治水兴水安澜,我省全面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省水利厅厅长陈杰介绍,我省水利工程投入大、地位重、作用显著,2018年我省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实施国家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重点工程和农村水利累计完成投资234亿元,特别是投资计划落实与中央投资完成情况受到了国务院通报表扬。

  “为实施系统治水,我省将加快水利建设,尽快形成大投入、大建设的强劲发展态势。”陈杰介绍,2019年我省初步计划投资126亿元用于重点水利建设,投入52亿元用于农村水利建设,其中将实施流域治理,全面完成新沟河工程,加速新孟河和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及早使新沟河、走马塘、望虞河、太浦河等工程联通,提高太湖流域引江调水能力,扩大排水出路,加大了太湖水资源量,增强了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实现清水长流。

  大投入不仅让水利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增强了百姓的幸福感。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还将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除实施12个大型灌区和12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外,还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与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形成一批“水美乡村”,并且加大水库移民村产业扶持,使20个移民安置村实现成片整村综合环境整治。

  严管理,化解水情矛盾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江苏的水情。当前,江苏农业为用水大户,工业高耗水项目仍然存在,水质型缺水与局部地区资源型缺水并存。该如何补齐这一短板?陈杰介绍,我省正通过加强水利管理,实施严格的系统治水。

  去年起江苏河长制湖长制已由“见河长、见湖长”全面转向“见行动、见成效”新的发展阶段,并高分通过国家组织的全面建立河长制中期评估核查。不仅如此,为实现提质增效,我省还出台河长湖长履职办法和年度考核办法,试行明察暗访机制,并编制实施“一河(湖)一策”。目前,我省河湖水质不断提高,河湖水生态不断恢复,104个国考断面,优Ⅲ比例比一季度回升4.8%;劣Ⅴ比例为2.9%,比一季度下降4.8%。

  如何在新的一年缓解水情矛盾?陈杰表示,我省将出台国家节水行动江苏实施方案,修订完善节水标准定额体系,建立完善节水评价机制,推动学校、机关等节水型载体建设。同时,落实水资源“双控行动”,强化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推进跨地区重要水量分配,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20%和16%。与此同时,向河湖管理顽疾宣战,全面完成各级河长湖长交办问题清单,实施河湖保护机制。

  新变革,推进提质增效

  治水护安澜,兴水惠民生。陈杰认为,“江苏水利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除加大工程投入力度,严格水利管理外,关键还要转变治水思路。”去年,我省增改废25项行政权力事项,下放4项行政审批事项,对涉水行政审批事项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超计划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共完成改革面积2188万亩,占国家下达年度计划的146%。

  而今年,为了推动改革提质增效,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围绕2020年在全国率先完成改革任务的目标,提高用水定额管理,加快计量设施建设,完善水价形成机制,规范管护组织运行,建立健全节水奖励、精准补贴办法,计划全年完成改革面积2000万亩以上。

  不仅如此,在互联网时代,我省还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信息网络、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建设覆盖江河水系、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管理运行体系的网络平台,形成多要素、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的智能采集网络,实现涉水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为业务管理、决策支持、公共服务提供支撑保障,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