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预算内投资宜兴市防护林、封山育林项目实施情况

来源: 时间:2017-11-09 点击数:

    宜兴是江苏省林业重点县之一,全市2016年林地覆盖面积53426.7公顷,林木覆盖率已达29.20%,其中宜南山区面积603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2%。宜兴境内山水秀丽,南部天目山余脉横亘东西,宛若一道天然的森林生态屏障。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各级政府对植树造林以及山林资源保护的重视,使得宜兴市先后被评为
“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
    为了宜兴市森林资源的总量和质量的双提升,也为了宜兴建设太湖流域生态引领区的长远规划,宜兴从2011年以来,共计完成成片造林4.2万亩(其中涉及到中央预算内防护林建设项目的面积0.6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1.67个百分点。完成封山育林面积3.5万亩。现针对中央预算内防护林和封山育林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管理上由具备林地调查专业资质的单位编制作业设计书,报无锡市发改委、无锡市林业局审批,然后按照作业设计书规定的地块、树种、株行距开展造林,或依据作业设计书划定的区域范围及要求开展封山育林,并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请上级部门到项目实施现场进行指导与考核。以2015年封山育林项目为代表,我市严格遵守国有资金项目管理要求,项目圆满通过了资金审计与竣工验收。
    二、保证项目建设内容
    1、防护林建设内容
    宜兴市分别在2012年和2014年承担了中央预算内防护林建设项目合计6000亩,防护林建设严格按照植树造林技术与项目管理的双重要求来实施。技术服务上依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及“选对苗、深挖穴、壅客土、围树圈、浇透水、打支撑、勤管护、保成活”的造林技术要领,对列入项目的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块,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有效引导乡镇、村开展植树造林,并实行专业队工程建设和长效养护。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造林作业设计书,开展规范整地、合理配套沟系,标准化开塘种植与长效抚育管理。通过健全各项管护制度,落实专人,对林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户进行林木破坏性生产活动,切实提高营造林质量。在防护林项目的示范推动作用下,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防护林。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营造生态防护林,建立生态保护区,实现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减灾,减少太湖富营养化,发展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2、封山育林建设内容
    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的一种重要营林方式,对加快绿化速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从2011年至2016年承担了中央预算内封山育林项目合计3.5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专职护林员,进行巡山护林,制止并及时报告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2)、在封山育林期内,禁止采伐、砍伐、放牧、割草和其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因冰冻火烧等灾害而确需采伐林木,必须到林业部门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后,方可采伐;
    (3)、对封育区内的优势树种加以保护并有目的地培育良好的优势树种,如青冈栎、冬青、白栎、黄连木、牛鼻栓、朴树、金钱松等,清理掉一些杂草和有害藤本;
    (4)、严防森林火灾。在森林防火期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全市成立应急扑火队,发现森林火警、火灾积极组织扑救,做到“扑早、扑小、扑了”;
    (5)、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控和防止工作,凡发现野外不明原因的林木枯死或虫害,及时上报林业部门,根据情况采取防止措施;
    (6)、在封山育林显要处,设立封山育林告示牌,并在主要路口和入山口等设立宣传牌,书写永久式标语;
    (7)、组织林政执法人员、护林员定期对封山育林区域进行巡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