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纪实

来源: 时间:2017-11-22 点击数:

    丰硕金秋,步入鹤乡菊海现代农业园,只见处处花团锦簇,那一望无垠的菊花汇成五彩斑斓的“花海”。微闭双目,扑面而来的是菊花的悠然清香和游客的欢声笑语,让人恍若步入人间仙境……这是射阳县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该县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为主线,紧抓农业结构调整有利契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鹤乡莽莽绿野唱响一曲激昂的飞歌。
    “学习+激励”,让农民期待调整
    “真的没想到,种一季大蒜的收入居然是种植粮食的2倍。我种了一辈子的地,看来也要换换老脑筋了。”9月4日,正在临海镇八大家居委会参观大蒜种植的合德镇边港村65岁村民张玉水羡慕不已,他回家后立即将自己的4亩纯粮地改种为大蒜,并游说周围邻居也改种大蒜。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社会方式、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射阳县不少农民难以接受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信息。为了消除部分农民顾虑,该县要求各农业镇区组织农民走出“家门”,到先进镇区学习。用“眼见为实”的实惠来激发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热情,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进行结构调整。
    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领社会资本和本地农户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县财政专门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对主干道沿线新发展特种经济作物连片规模500亩以上的每亩奖补200元;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的每亩奖补300元;新建的各种设施农业,根据不同类型每亩奖补1000-4000元。一系列奖补政策的出台有力地调动全县广大农户投身农业结构调整的热情。
    发挥“保姆”效应,让农民敢于调整
    “老实说,以前我对稻鸭种养模式我还是感到怀疑,后来镇里组织我们到黄沙港周卫的野鸭养殖基地‘取经’,并组织我们进行相关技术培训,还给我们争取资金。这样大家才敢放心干!”日前,海河镇烈士村村民王士高的10亩5000多斤水稻被经济人以4元/斤的价格收购一空,在稻田里养殖的600多只野鸭也卖了1万多元。水稻虽然产量低了,但是价格却整整提高1倍,还附加多了养殖野鸭的收入。今年,尝到甜头的王士高到处夸赞农业结构调整的好处。
    今年,该县因地制宜地制定“一核七带九园区十基地”的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思路,即以凤凰现代农业园为中心,建设5万亩规模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7条交通干道沿线打造7条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带,道路沿线50米范围全部绿化成林,沿线发展特种经济作物12万亩;集聚县内各方资源,重点打造9个层次高、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海河稻鸭、四明稻虾等10个千亩复合种养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全县结构调整推进面积达16.4万亩,占秋播结构调整任务数的74%,其中干道沿线推进面积达7万亩,占任务数的58.3%。
    培植农业“龙头”,让农民支持调整
    “虽然今年的农业结构调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是我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注重对农业项目的招商,注重培植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从而使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充满生机与活力。”县农委主任胡志海对完成今年农业结构调整任务信心满满。
    为了顺利完成农业结构调整目标任务,该县加强了对农业项目的招引,各镇区按照全县“一核七带九园区十基地”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招商,示范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四明镇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特种水产养殖园区,招引1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签约投资额共6500万元;兴桥镇立足幸福现代农业园,招引1个2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目前已签约在建;千秋镇沿S226沿线签约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3个;四明、盘湾、合德、经济开发区等镇区与县水投公司、旅游公司、三维集团等合作发展苗木产业基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该县注重新型经营主体培植,将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大力扶持,全县新增30亩以上的农业结构调整经营主体149个。洋马镇流转土地1万亩与海兴集团合作种植有机菊花,流转土地2000亩与清华大学合作创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