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农业生产全托管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粮食生产全托管”是南通市政府提出的一项创新性农业服务模式。旨在针对当前农业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务农人员弱质化、生产方式粗放化的农业大背景,着力解决“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的发展思路难题。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的发布实施,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培育和发展一批适度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了本轮改革试点的攻坚方向。全托管服务模式的推广应用,既未引触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变更,也满足了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的意愿,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出现二次失地的情况下,同时实现了“土地经营权”从零散到集中的整合统一。全托管服务事业的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平台保障。真正意义的实现了服务组织和广大农户的互动双赢。
自2010年来,如皋市着力推行以病虫害统防统治为核心的植保专业化服务,至2012年底已拥有各级各类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和植保服务队近600家。2013年全托管项目实施初期,部分合作社创新发展思路,转变服务方式,延伸服务环节,首次实现粮食生产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一条龙服务”。2014年起,在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下,基层植保专业队、农机具大户纷纷通过人员和物资设备的整合,成立以粮食生产全托管为重心的全程化生产专业合作社,投身“全托管”建设浪潮。2015年,随着托管思路的进一步解放,部分不具备合作社资质的家庭农场和个体种植户被允许获得全托管主体资格,并依照相关政策文件享受地方财政补助。2016年,南通市农委再次降低了准入门槛,将原先最低服务面积200亩下调为100亩,圆了更多农技人的“创业梦”,如皋市政府如皋市农委也积极响应来自基层的呼声,首次将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全托管范畴,“粮食生产全托管”正式迈进“农业生产全托管”的时代。
2017年,如皋市农委将全托管创建工作列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试点项目,继续加大培育力度,引导和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优做强。今年该市共有全托管项目申报主体239家,经镇级全面验收和如皋市级抽验,最终认定193家托管组织存在服务实事,且台账资料完备,符合南通市农委规定的“五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