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
响水县紧紧围绕“两减六治三提升”目标要求,扎实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科学制定规划,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減少畜禽养殖污染,全面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达70.1%,大中型规模畜禽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率达98.1%。
一是规划引领,优化布局。根据种养殖特点,结合,村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导风向和水流方向,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总量。在产业布局规划中划出适养区域,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小区或规模化养殖场,统筹实行污染物集中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全县落实新建了38个标准化生猪养殖集中区,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73.2%;同时,着力强化技术支撑,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传统产业生猪存、出栏量分别达36.32万头、49.27万头,同比上升17.65%和18.75%。
二是加强监督,严格准入。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严格查处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有效举报制度,发动群众对擅自排放畜禽养殖污染物的行为进行举报,强化社会监督。完善畜禽养殖场备案制度,严格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确保科学养殖,避免疫情污染。
三是创建示范,提升水平。大力开展畜牧生态健康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发挥示范场辐射引领作用,持续提升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整治、改造、提升等手段,不断淘汰散养户,压缩小规模养殖比重。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以推进全县38个标准化生猪养殖集中区建设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为重点,集成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促进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