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选择30个发达镇挂钩帮扶30个薄弱村 确保如期脱贫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合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盐城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决定在全市南部地区选择30个经济发达的镇与北部地区30个经济薄弱村实行结对挂钩帮扶,确保所有村如期实现脱贫,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1月23日,我市召开南北镇村对口挂钩帮扶工作会议,对具体挂钩帮扶任务作出部署安排。
按照《全市南北镇村对口挂钩帮扶方案》安排,在南部地区的东台、建湖、大丰、盐都、亭湖、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根据镇(街道)经济发展水平,选择30个镇(街道)作为挂钩对象,在北部地区的射阳、阜宁、滨海、响水四县,筛选出30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最薄弱的村作为帮扶对象,每个挂钩镇由镇党委向所对口帮扶的村,派驻3名有基层实践经验的优秀干部组成工作组,实行包保帮扶。通过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到2020年所对口帮扶的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8万元,且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开展挂钩帮扶必须找准“穷根子”,才能精准施策。各挂钩镇将深入调研对接经济薄弱村的产业需求,从各村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等因素出发,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特色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0年),科学指导和扎实推进富民增收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引导发展一批短平快、接地气、带动增收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充分发挥经济薄弱村资源、资产、资金等优势,领办、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服务实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改革的办法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扶贫必须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方案》要求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激发经济薄弱村的内生动力。各挂钩镇要将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经营方式、优势项目带到所帮扶的经济薄弱村,加大辅导培训力度,加强新型实用技术人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致富带头人的培育,锻造一批永不走的致富增收队伍。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尹卫东出席会议并对挂钩帮扶工作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