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释放生态富民效益

来源: 时间:2018-01-31 点击数:

    近年来,淮安市盱眙县以绿色富民产业为抓手,按照“种草养虾,养虾有稻,稻法自然,生态循环”的模式,大力推广虾稻共生工作,释放盱眙龙虾产业生态富民效益。

    该县虾稻共生重点布局在沿淮、沿湖水源比较好的地区。综合种养面积由2015年的3.5万亩,发展到2016年的13.5万亩,2017年全县虾稻共生面积33.9万亩,计划到十三五末全县虾稻共生面积达80万亩。全县从事虾稻共生种养大户共有2623户,其中50亩以上规模种养户有850户,500亩以上的98户,1000亩以上的39户,5000亩以上的4户,10000亩以上的1户,可提供劳动就业机会3000多个。全县从事小龙虾产业人员达10万余人,虾稻共生种养模式平均亩产龙虾100公斤,产值4000元;平均亩产水稻500公斤,产值1400元,合计亩产值达5400元;龙虾成本平均每亩1600元,水稻成本平均每亩700元,合计每亩成本2300元,每亩纯收入达3100元,是单一种植水稻纯收入的4倍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虾稻共生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稻田工程改造、水草栽植以及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幅减少,对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普遍采用太阳能生物诱虫技术,为小龙虾提供了部份饵料来源的同时,有效防治了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完善稻田工程,便于晒田和蓄水,使抗旱排涝有了保障;秸秆还田,使大量有机质转换为小龙虾饵料,增加了小龙虾产量,改良了土壤,减少了桔杆焚烧,保护了环境。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