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三步走”开启乡村振兴大幕
“我叫邢有龙,是黄龙岘人,以前是货车司机,年收入五六万元。交建集团在我们村建起金陵茶文化村后,我辞去工作在家开起了‘农家乐’,年收入30万元左右,现在日子比以前幸福多了,这多亏区里建设特色田园乡村让我富了起来。”这是江宁“三步走”开启乡村振兴大幕的一个缩影。
笔者日前从江宁区委农工委获悉,江宁区乡村振兴经历了三个阶段:2011~2013年,是以“金花村”建设为标志的探索启动阶段,把发展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建设了世凹桃源、石塘人家、黄龙岘等11个“金花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累了经验;2014~2016年,是以美丽乡村“四变”工程为目标的全面实施阶段,围绕盆景变百花园、农村变大景区、大学生变创业者、农民变富裕户的目标,点、线、面统筹展开建设,不断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能;2017年开始,是以特色田园乡村为核心的深化提升阶段,从建设、改革、发展三条线入手,大力推进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目前,江宁区已制定了“4片区、20个组团、316个点”的总体布局“路线图”,计划用5~8年时间形成“420316”的特色田园乡村新格局,即构建西部、中部、东部、南部4个特色田园乡村片区,分别重点打造以休旅经济为特色的丘陵田园乡村,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水乡田园乡村,以度假体验为特色的人文田园乡村和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山地田园乡村。同时,按照业态多元、人口集聚、功能互补的要求,打造20个特色田园乡村组团,结合“特色”“田园”“乡村”6字内涵,对全区316个规划保留村进行完善提升和培育打造,建设316个特色田园乡村点,通过组团建设沟通衔接好内部各点,形成功能完善的核心板块。首批建设已于2017年下半年启动,到2018年底,将实现东山、秣陵、谷里3个街道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全覆盖,基本完成佘村、白鹭、张溪、黄龙岘等6个组团建设,完成82个点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目前,区委农工委作为乡村振兴的牵头协调部门,已制定了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建立了考评奖补办法,全程监督指导创建工作,并配合完成了2017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在1月中旬的考评中,江宁区2017年申报创建的10个市级示范村和12个市级特色村全部通过市级验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