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淮阴区打通富民经济渠道

来源: 时间:2018-02-22 点击数:

    淮安市淮阴区在精准扶贫基础上,围绕 “产业”“就业”“创业”三个关键词拓宽富民渠道,取得了“吹糠见米”的效果。
    产业富民,在新型城镇化上求突破。以强化城市带动功能作为根本抓手,淮阴区打造形成了高新产业、养老养生、文化生态、商业百货、教育卫生、商贸物流等六大板块,同时将重点乡镇、重点片区建设作为关键内容,锁定重点乡镇,做强重点片区,建好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特色农业等富民产业,打响凌桥大米、丁集黄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让群众在家门口致富。在国家级重点中心镇渔沟,投资2.95亿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期PPP项目、老镇区道路改造景观提升工程,为渔沟新型城镇化打上了鲜明的文化印记。在徐溜镇,大北农水产、欣展高分子科技、高标准农田整村推进等产业项目的建设,让村民们的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
    创业富民,在政策引导上动脑筋。过去五年间,淮阴区持续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先后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搭建淮阴大学生创业园、创达电商园、码头农民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基地,制定优惠激励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激发全民创业热情。2017年,该区创业培训人数达3610人,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个。
    就业富民,在帮扶措施上下功夫。全面推广土地耕作服务社,让更多农民离开“一亩三分地”,进城入镇打工致富。同时启动农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工作,建立了重点企业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成功打造了微信就业服务平台“十五分钟就业圈”。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