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青情守候”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启动
近日从团市委获悉,“青情守候”徐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日前在贾汪区塔山中心小学启动,拉开了今年团市委关爱保护服务弱势青少年工作的序幕。
据介绍,随着“青情守候”项目的实施推进,今年市团校将积极整合资源开展“青春之声 雨露计划”留守儿童亲情陪伴行动、“七彩夏日 成长有我”留守儿童自护教育夏令营、“艺术人生与你相伴”留守儿童素质培训计划、“共享阳光 心理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公益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爱心服务。
“青情守候”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是团市委关爱弱势青少年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去年,团市委启动“希望有约”弱势青少年群体关爱工程,全市共建成“伙伴汇”青少年事务服务平台85家,常态化联系青年社会组织500余家,培养青少年事务社工600余名,设计开发各类服务弱势青少年项目41个,为弱势青少年群体送去爱的雨露阳光。今年初,“希望有约”弱势青少年群体关爱工程被评为全省共青团工作“10100”创新创优工程一等奖。
为助力“希望有约”关爱弱势青少年群体系列项目的顺利实施,团市委依托“伙伴汇”平台成立了徐州市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社区“伙伴汇”着力打造“关爱困境儿童四点半课堂”“青少年悦读社”等项目,在楼宇商圈“伙伴汇”开展社会融入、创新创业、婚恋交友等项目,在乡村“伙伴汇”重点实施权益门诊、快乐公益、女童保护等项目,使“伙伴汇”真正成为弱势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维权中心”和“活动中心”。
同时,团市委整合青年志愿者、青年商会、青联、学联、青年社会组织、青年社工联合会等青年团体力量,成立青少年事务社工实验室,组建全市青少年事务社工联合会,由团干部、志愿者及青少年事务社工组成专业服务队伍,设计实施了困境儿童社会工作行动、“心灵之旅”援助计划、关爱弱势青少年“手拉手”行动等10个重点服务项目,通过网上志愿服务“朋友圈”凝聚青年志愿骨干3万余人、青年志愿团队330余家,面向弱势青少年群体开展关爱、助残、助学等活动。
在帮扶服务弱势青少年群体的过程中,团市委逐步转变服务理念,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主动整合资源,分类设计实施项目。针对留守女童易遭受侵害的情况,团市委与中国女童保护基金合作启动“徐州女童保护”项目,共培训合格的女童保护讲师1000余名,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现“一校一女童保护讲师”,受益学生达60余万名。针对残疾青少年学习、生活困难的情况,团市委联合徐州特殊学校常态化开展“黑暗对话——关爱盲童”主题活动。针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精神压力较大的情况,团市委联系在徐两所监狱实施“千纸鹤计划”,建立“红飘带”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基地。
与此同时,徐州市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购买青少年服务项目,实施“黎明公益计划”项目,按照“团委发包、社工组织认领、企业购买”的工作机制,为弱势青少年提供物质支持、课业辅导、亲情陪伴等公益志愿服务,实现了“维权项目适应实际需求,企业担负更多社会责任,志愿者专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的目标,为弱势青少年提供了更专业、更丰富、更多元的帮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