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区全力打造“河长制”样本河道
大寨河(浔北干渠)是洪泽区今年重点打造的12条样板河道之一。行走大寨河岸边,只见清澈的河水蜿蜒向前,两岸护砌整齐坚固,岸边绿树环绕。整治一新的大寨河“河畅、水清、岸绿”,不仅承担了周边乡镇20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更绘就了一幅动人的水乡美景。
在今年全市重点打造的100条样本河道中,洪泽区涉及12条。该区行动早、部署快,措施实,目前大荡河已完工验收,大寨河(浔北干渠)、龙须沟、洪金南干渠已基本完工,往良河已完成主体工程,其他河道也都在紧锣密鼓打造中。
洪泽区高度重视河道治理工作,成立了项目建设处,由区水利局牵头,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打造样本河道。创新思路,通过PPP方式落实治理经费,近两年已投入10亿元用于打造样本河道。区规划局根据水利管理工程法律、法规,为12条样本河道划定管理范围。水利部门在管理范围内开挖边沟分界,与村民土地分离,避免发生管护矛盾。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区水利局对这12条样本河道进行划界,目前已完成划界设桩河道10条。
洪泽区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打造名副其实的样板河道。对沿线树木清障,按“珍贵化、效益化、彩色化”三化要求更换树种;对河堤及沿岸建筑物进行整治与建设,达到防洪要求;对河道清淤,提高水质,畅通河水;采取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坡护砌;建设防水道路,便于河道巡查;建设控源截污项目,提高河道水质;在重要河道建设生态浮岛,净化水质。栽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实施引水活水工程,沟通水系,满足河道生态需要。通过这些措施,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我们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探索‘五位一体’管护模式与河长制深度融合,不仅要建好河道,更要管理好河道,让其发挥最大效益。”洪泽区水利局副局长袁安全介绍,区水利局明确了河道管理单位,以洪泽区河道管理所为管理主体,在工程完成后,采取市场化手段,落实管护单位或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协议,实现样本河道日常管理长效化。今年65岁的赵绪来是龙须港河道的管理员。每天,赵绪来骑着一辆小三轮车,带着扫帚、长夹子、垃圾桶,捡拾两岸垃圾和河道漂浮物,为3.5公里河道的日常管护负责。赵绪年告诉记者,以前的龙须港河道淤积,河面上全是水花生,人都能在上面走。“现在整治好了之后,河水通畅了,两岸变美了,环境也更好了,我一定要把河道管护好,让龙须港永远水清岸绿。”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