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丁蜀镇“新农村建设”项目上榜
近日,江苏省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单方面成就最高奖项“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评比结果揭晓。9个获奖项目中,“丁蜀镇莲花荡农场及周边环境改造项目”成宜兴市唯一上榜项目,这也是此次评比中“新农村建设”类唯一上榜项目。
据介绍,“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全省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是人居环境方面的最高奖项,主要对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公共安全、资源节约等六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考核,每年评选一次。那么,莲花荡农场及周边环境改造项目有何特别之处,缘何获此殊荣?
占地近千亩的莲花荡农场位于丁蜀镇东南部,地处该镇四条省级入湖河道之一乌溪港的上游区域。几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鱼塘、连排的猪舍,环境脏乱不堪。按照“治太保源”和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的迫切需要,丁蜀镇从2011年起,对该区域开始实施环境整治,并从三洞桥村、周墅社区、定溪村、伏东村等流转近千亩土地,倾力打造莲花荡农场。经过几年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荡清淤以及周边村庄环境整治等,莲花荡区域整体环境迎来蝶变,农场一期核心区还建成有机稻田500亩、有机蔬菜200亩等。在回填鱼塘、拆除猪舍,恢复莲花荡农场环境整洁的基础上,该镇还积极引导市三洞桥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在农场率先用上物联网技术,成功演绎生态种植到智慧化种植的“升级版”。通过实施智慧化、有机化种植,莲花荡牌大米多次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组委会颁发的金奖。
“离城而不远城”的区位优势,和周边山水秀美、文脉绵长的环境优势,让丁蜀镇对莲花荡农场及周边的建设发展寄予厚望。该镇建设局工作人员表示,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该镇还积极注重区域内优美独特的田园景观、山水景观、农耕文化景观的营造,将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田园风光与现代风情进行合理结合,打造集生态、休闲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一站式满足游客全方位的旅游体验需求,带动周边发展、农民致富。这几年,该镇大力实施了农场及周边路网、沿线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对主要道路沿线完善配套绿化、排水设施,在周边新建陶罐景观围墙、桥梁、亭台、广场等,并对三洞桥村村民家前屋后进行了环境整治。2015年,该镇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合作,高标准启动了“田园综合体”首批景观景点的探索打造,在莲花灯农场建造了6座兼具家禽养殖和游人休憩功能的竹构观景台,获选并受邀参加了第十五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2016年,莲花荡稻田又通过彩色稻米种植,展现了新的田园画卷;2017年该镇在此区域内建成莲花荡湿地,新建约2公里长的木栈道、桃花岛环岛小径等……眼下,该镇还在着手完善相关生态农业景观设计方案,未来计划建设生态树屋、环莲花荡自行车道、游客接待站等,将其打造成多功能的农业生态景区。
“莲花荡农场及周边环境的改造,不仅让该区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还为全镇群众增加了休闲活动空间,吸引很多镇区居民、城区市民以及外来游客前来游玩、休闲。但这只是初步目标的达成。”丁蜀镇工作人员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内,该镇还将与相关高校继续积极合作,对周边约14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定位和规划完善,引入社会资本,整体联动开发,在此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村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目标,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区。同时,该镇计划积极结合紫砂陶瓷等当地文化要素进驻,在区域内共同建设具有丁蜀特色的“田园文化综合体”,给力特色小镇建设,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