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谷里街道出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近日,为有效改善街道环境卫生面貌,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切实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江宁区谷里街道出台了《谷里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街道上下要牢固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省、市、区各项工作部署安排,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的五级运转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管考核,不断健全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体系,提高垃圾分类实效,争取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实现垃圾分类试点全覆盖,为创建生态文明街道,打造美丽乡村“新谷里”作出新贡献。
《方案》明确,要在今年上半年,在街道11个社区全面铺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年底前,在集镇小区及工业园企业部署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为高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该街道从以下三方面加强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网格化管理。成立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两个月。各社区明确一名社区主任、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问题,分工负责推进相关工作;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工作考核。
二是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街道清管所主要负责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统筹兼顾,实现垃圾分类“街道、社区、农户”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推进和监督检查;各社区积极配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并在各村庄设置垃圾分类宣传牌和宣传标语,让农户充分了解垃圾分类的内容和要求,实现全民参与。通过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向群众详细解释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意义,广泛听取民意,征求群众意见,更好更快推动社区试点工作;港城保洁公司主要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后的收运及分拣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同时街道对商业住宅区的物业管理进行宣传发动,鼓励引导商业住宅区自行开展生活垃圾的分类。
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各社区可参照周村、张溪社区的做法,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对村民的奖励方式,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街道办事处与各社区签订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责任书,各社区根据村组数量缴纳责任保证金10-15万元,由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每个月底公布当月的考核成绩,每季度汇总兑现,对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的社区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资金补助。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