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南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之五 ——变“输血”为“造血”,焕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

来源: 时间:2018-04-12 点击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南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在更高水平上奋力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加快打造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近日,南京农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为南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现将其整理成系列文章,供交流参考。
    变“输血”为“造血”,焕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
    乡村振兴是内生式振兴,要以农民为主体,变以往的“输血”为“造血”,焕发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一是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步拓展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权能,激发农村土地资源活力。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适度经营,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重点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帮助普通农民实现和市场的对接,增加农民资产性、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让农民在现代农业过程中有获得感。
    二是要正确处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关系。现代化不能建立在城乡分裂的基础上,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来带动农村发展,发挥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和产城融合,放大产业集聚效应。要践行“两山”理念,创新规划思维,完善乡村发展格局,统筹抓好特色田园乡村、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现自然村落迈向美丽乡村、美丽乡村迈向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转型,推动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
    三要清除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障碍,以新型城镇化为主线,引导城市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更通畅地融入乡村振兴,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之路,构建传统与现代兼容的农村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