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海复镇均里村“金钥匙”开启强村富民门

来源: 时间:2018-04-23 点击数:

    循着春天泥土的气息,4月11日,笔者驱车来到海复镇均里村。农路上,一辆辆满载大葱的卡车正往外运货。田地里,村民们忙着起苗、散土,一派热闹的劳动景象。
    乡村的田野里虽不见百花争艳,但满地的新绿令人目不暇接,而最让人赏心悦目的要数那绿油油、齐刷刷的葱田,在阳光下呈现出一派生机。“大葱是我村的特色产业之一。与传统作物相比较,种植大葱经济效益更可观。土地流转后的租金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均里村党总支书记黄新忠介绍,村里流转了近千亩土地,统一出租种大葱。
    谈起流转土地,黄新忠坦言,当初是“被迫”的。前几年,随着村里青壮劳力纷纷外出经商务工,大片土地抛荒。村党总支一班人研究决定,将这些土地发包出去。经过精心考察,村里引进了西瓜、大葱、花卉苗木等项目。一开始,有些农户舍不得流转土地,黄新忠上门做工作,算收入账来说动众乡亲。6年间,村里总计规模流转土地3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0%。
    走在乡间的水泥路上,道路两旁种植的各色苗木青翠欲滴。多年来,均里村年年种树,精心培管,条条埭路披上了绿荫。去年年初,均里村还成功引进了占地750亩的渤大花卉苗木基地项目。该项目主要承接上海转移花卉,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当苗木基地形成规模时,均里村的绿色经济也声名鹊起,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村里发展特种种植,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得到了实惠,既有租金收入,又可在基地打工拿工资。“连片土地租出去,小块土地自己耕种,农忙时节进农业园,农闲时候种自留地。”汤志雄夫妻俩出租了连片责任田,每年除了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外,去年仅在本村设施农业园的务工收入就超过了4万元。
    村民的口袋鼓了,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了。以前,村民宅前屋后的沟河里都是水草和垃圾,一到夏天蚊蝇飞舞、腥臭味扑鼻。村里的几条横河里到处是村民设置的网簖等,河面上漂浮的垃圾和泡沫随处可见。村党总支下决心将这些沟河改造成“聚宝盆”。经多年努力,如今村里条条沟河发包到个人,出现了30多个水产养殖大户,并由此一举化解了沟河“脏乱差”这一老大难问题。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