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推进螃蟹供给侧改革
2017年,螃蟹价格一路走高,尤其小规格螃蟹更为吃香,甚至卖出了往年大规格的价格。随着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蟹农们今年会否热衷养殖小规格螃蟹,蟹苗品种怎么选,养殖模式、销售方式是否有新变化?记者在拥有26万亩养蟹面积的“中国螃蟹之乡”——江苏省泗洪县寻找答案。
购苗热情高养精品蟹成共识
4月21日上午,在泗洪县半城镇江苏苏蟹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胡秀生正在喂养蟹苗。“我们的蟹苗品种优良,喂的是藻类和轮虫,成活率比普通养殖的蟹苗高很多呢!”他把长柄网抄子伸入水草间,轻轻拨拉几下拉出水,网中就爬满了纽扣般大小的螃蟹苗。
“来购苗的蟹农一天比一天多。”公司负责人王大新说,受去年成品蟹价格高影响,今年采购蟹苗的人比往年多很多,价格也长了不少,目前公司的10万多斤蟹苗已基本卖完。“以‘长江一号’中华绒螯蟹为例,今年每斤的价格在60元左右,而去年这个时候蟹苗每斤只能卖到45元。”
“去年是我县螃蟹养殖史上较为特殊的一年,螃蟹价格创历史新高,尤以中小蟹最为明显。”泗洪县水产局局长陈冲介绍说,2两规格的母螃蟹塘口价达到了82元一斤,是前年的两倍还多。
“既然中小规格蟹这么赚钱,今年养殖户们会不会重点养殖小规格螃蟹?”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冲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起,县里的水产养殖户们就开始养蟹,螃蟹的规格控制技术都已基本掌握,无论是“养大蟹”还是“大养蟹”,只要严守生态养殖的底线,保证螃蟹品质,效益都不会差。“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养精品蟹,以不变应万变,已成为泗洪蟹农们的共识。”
江苏泗洪县金水集团副总经理王兆龙说,螃蟹到底要养成多大规格,应以目标受众为定位。“去年,我们集团销售大蟹120万余斤,销售额近2亿元。”
金水集团拥有高标准养殖示范区5500亩,是集淡水水产品养殖、加工、销售、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根据去年行情和我们的综合研判,今年集团决定继续以养殖精品大蟹为主。”王兆龙说。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河蟹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刚认为,近几年来,螃蟹的价格行情总体还是相对平稳的,均价每斤40元左右。去年,小规格螃蟹价格之所以一路走高,是因为螃蟹的总产量和规格都不太理想,造成了短期内供不应求的现象。泗洪县的蟹农立足养好蟹、养精品蟹,这是应对市场竞争,保证养殖效益的根本路径。
稻虾蟹共作生态种养受热捧
半城镇螃蟹养殖大户刘贤果承包了村里50亩塘口养蟹,收获时4两以上的公蟹占70%左右。“以前我都是投放普通的蟹苗,虽然成本少了一点,从收益上看,不如选用优质品种。”
和刘贤果一样,泗洪县不少蟹农都经历了从养“万家苗”到精品苗的转变。泗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守军说,为了把好蟹苗关,县水产部门专门建立了河蟹育苗基地,繁育正宗的中华绒螯蟹苗低价出售给蟹农,确保螃蟹“根正苗红”。
龙集镇螃蟹养殖户蒋厚军说,他今年投放了2062斤“长江一号”中华绒螯蟹蟹苗,虽然每斤要比普通品种贵上近20元,但综合病害减少和产量增加等优势,经测算,每亩塘产值能增加近千元。
为了提升螃蟹品质,降低养殖风险,泗洪县除了引导养殖户投放优质蟹苗外,近年来还大力发展稻田立体种养,稻虾蟹共生轮作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新趋势。
“今年我开始尝试稻虾蟹共作,这样风险小些,收益更加有保障。”城头乡周台村养殖户周方伟在水产养殖行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感触颇深。“遇到收成好的年份,一次能赚个10多万元,要是遇到气象灾害,损失可就大了!”
据介绍,采用稻虾蟹共生轮作的种养模式,每年3月底到4月中旬,放养小龙虾;5月底至6月中旬即可起捕销售小龙虾;紧跟着栽种水稻、放养蟹苗,待到11月份,稻、螃蟹就都可以收获。
养殖户周刚去年在自家60亩塘口里开展稻虾蟹共生轮作,综合收入近30万元。他算了一笔账,单一的螃蟹养殖正常亩均产量在250斤左右,而稻虾蟹共生轮作,每亩螃蟹产量在70斤左右,同时还能产出160斤的龙虾和1000斤的水稻,亩均纯收益可达5000元以上。
“现在,县里正大力推广这种种养模式。”城头乡党委书记裴玉龙说,仅一年时间,全乡稻虾蟹共生轮作面积就达到了8425亩。
减少中间环节线上线下齐发力
“一般来说,螃蟹从蟹农到消费者手中,会经过好几道中间环节,利润基本被中间商赚走了,蟹农利润并不高。”临淮镇临淮村螃蟹养殖户陈守山说,以前他的螃蟹都是直接卖给经纪人的,存在一定程度的压价现象。
陈守山养殖螃蟹20多年了,规模一直在100亩左右,由于他家螃蟹不喂养合成饲料,而是用螺蛳和小鱼,因此成色好,品质佳。他家的蟹在当地颇有名气,吸引了不少外贸公司上门收购。“去年,全部卖给了香港一家外贸公司,比卖给经纪每斤高了20元。”
借助互联网,让大闸蟹“爬”上更多人的餐桌,是泗洪大闸蟹近年来畅销海内外的又一秘笈。为了抢占网络市场,泗洪县与京东集团签订洪泽湖大闸蟹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京东集团唯一认可的洪泽湖大闸蟹供应县。
线上线下齐发力,泗洪大闸蟹销售渠道不断拓展,自去年9月22日螃蟹开捕以来,泗洪县共销售大闸蟹3.7万吨,产值28.9亿元,其中线上销售120万余单,销售总额达1.2亿余元。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倒逼着各方保证螃蟹品质。近几年来,泗洪县设立了8个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在重点水产企业和养殖基地设立了10个可追溯点和10个终端查询系统,消费者可轻松扫码溯源,提升品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