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菇”开启“富民梦”——四明镇食用菌产业发展扫描
四明镇是全国闻名的食用菌之乡,是全国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镇的食用菌生产已经从过去的早料、生料育菇发展到早中晚料、生熟料都能做,品种也由单一平菇发展到平菇、金针菇、香菇、双孢菇、草菇等品种,实现季节性生产向全年生产的新跨越,“一朵菇”已成为四明镇的特色名片。
近年来,四明镇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因地制宜,不断做优做强食用菌产业。去年食用菌总投料达14万吨,全镇育菇户数达6500户,育菇队伍超万人,创产值近12亿元,纯收益达4亿多元,户均年收入达6万余元。
为解决农户种植的后顾之忧,让食用菌惠及更多人,该镇贴心服务菇农,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成立食用菌协会,适时组织种菇大户和有意向发展的菇农“走出去学”,把先进技术“引进来用”,先后引进了开放式接种、蒸汽式灭菌灶、液体菌种接种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产量,菇农的年纯收入成倍增加;同时定期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先后聘请10多名专家为菇农“巡诊把脉”。
“食用菌产业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土,不与地争肥,是个实打实的致富项目!”4月20日中午,刚听完食用菌技术培训课的该镇文明村村民花加金开心地告诉记者,“听说种植食用菌镇里还免费传授技术,我现在就回家跟老伴、弟兄们商量一下,今年开始全家种食用菌。”
为让“一朵菇”尽情绽放市场,该镇发挥企业、大户带动作用,推动食用菌品种质量大幅提升,效益得到最大化。在四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底,育菇大户邓锟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绿环蔬菜专业合作社,年产母种1万支、原种2万瓶、栽培种1000吨,解决了本镇及周边镇2000余育菇户的菌种制作和购买难题。合作社不仅提供菌种,还提供药品和原料,实行一条龙服务。邓锟说:“我们给菇农们提供有关菌种、药品和宣传资料,及时提供销售信息,帮助找到较好的销售市场。”
今年通过基地“凤还巢”成功招引大户袁军创办江苏梦之园菇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主要投资400个标准食用菌钢架大棚,48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及3200平方米的生产生活用房和运输车辆等,公司采取“包原料、包技术、包回收”的方式,确立“公司+基地+农户”“大户带小户”的发展模式,配套建设冷链物流,建成后年投料2万吨左右,日产各类鲜菌菇120吨,年产鲜菇4万吨,年产值2亿多元,年效益4000多万元,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城市。
为进一步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该镇积极发挥品牌效应,申请注册“通灵”品牌。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优质食用菌需求明显上升。市场需求的变化,迫切要求食用菌向优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转变,从追求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为畅通食用菌销售渠道,该镇统一“通灵””牌商标,统一印制包装袋,统一调度运输,使菇农在“家门口装货、市场门口卸货”,解决了农户运输难的大问题,进一步提升了“通灵”牌食用菌产品的的多样化及市场的占有率。现在,“通灵”菇使四明镇成为全国食用菌之乡和地理标志产品,其效益占据了四明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
“现在我们种的食用菌只要质检合格都是有牌子的,自从有了这个‘通灵’品牌,我们种植食用菌更有底气也更安心了。听说今年镇里新引进了一个冷链物流项目,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气候、环境给育菇带来的影响,可以不用长途跋涉,在自家门口轻松育菇了。”建东村村民李立春开心地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