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发布第一批现代农业种养模式成本收益情况
传统农业与特色产业的区别在哪里?收益差距有多大?5月10日上午,中共宿迁市委外宣办、市物价局召开宿迁市现代农业种养模式成本收益调查新闻发布会。一组组客观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数据,让人们直观地了解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势。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今年以来,市物价局立足价格成本调查职能,组织开展了现代农业种养模式成本收益调查工作。其中,调查项目主要为各县区具有现代农业种养模式特点、在当地有一定生产规模、经济社会效益较高、有推广发展潜力、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
“多肉植物年亩均产值为35500元,草莓年亩均产值为18096元,分别是传统农业年亩均产值2793元的12.71倍和6.48倍……”“西瓜水稻及茄子芹菜成本分别是小麦水稻的2.99倍、4.68倍,但产值、净收益和产量分别是小麦水稻的5.8倍、12.48倍、5.4倍及5.61倍、7.8倍、8.87倍……”在第一批全市现代农业种养模式成本收益调查中,通过数据分析对比,沭阳县的多肉植物和草莓、宿豫区的金针菜和瓜蒌以及芦蒿、泗洪县的稻虾蟹混养、泗阳县的鲜桃、宿城区的大棚西瓜和设施蔬菜等现代农业项目纷纷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的特性。
近年来,宿迁市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把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抓手,涌现了一大批特色农业镇村,现代农业的富民效应不断彰显。而现代农业种养模式成本收益调查发布机制的构建,不仅可以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变化情况,也为社会公众开展农业研究、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