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打通秸秆还田“最后一公里”
为规范执行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政策、有效防控廉政风险,淮阴区按照“干部受保护、群众得实惠、方案好操作、双禁有促进”的总体思路,把住资金监管安全和面积真实准确两个核心,切实让执行政策的各级干部得到保护。
“一折通”直接兑付。补助资金由区级财政集中管理,不经乡镇、村组和农机合作社,补助资金通过农户“一折通”直接兑付,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财政补助资金监管安全,同时把准作业补助对象,将补助对象由农机手和农机合作社调整为实际种植户,作业补助通过“一折通”直接兑付到实施还田作业的实际种植户。种粮大户必须在当地财政部门监督下,凭土地流转合同,本人身份证到指定银行开设专户,然后由区财政将补助资金直接兑付到该专户。2017年全区有151192个实际种植户、7个种植大户享受到作业补助。银行直接打卡到户,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监管过程更透明、更方便。
“四级核查”层层落实。一是村级申报必须现场查实、“四员”(村支书、村主任、村民组长和会计)签字认可,二是乡镇汇总上报前必须检查核实; 三是区级第三方必须按照《核查方案》要求组织核查、出具核查报告; 四是区农机财政部门必须依据《抽查办法》规定组织抽查、出具抽查报告、评判核查质量、确定补助面积和兑付清册。通过政府招投标确定南京施维信会计师事务所为第三方核查机构,“一招三年、合同年签”,既提高了工作效率,比上年又节省50%核查经费。
据统计,2017年,淮阴区经第三方核查和区级抽查后确认夏季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59.214014万亩,九月中旬,1480.35035万元补助资金已全部兑付到农民的“一卡通”账户。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