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赵集镇沟北村:“三斧”开辟致富路

来源: 时间:2018-05-22 点击数:

    沟北村位于淮阴区赵集镇镇郊结合部,现任村"两委"班子改选于五年前。用村民蔡桂昆的话说,村党总支书记纪刚、村委会主任于向阳是被全村父老乡亲软磨硬泡给“推”上来的。这一“推”让沟北的发展翻了筋斗。
    “这个筋斗,翻得漂亮,”蔡桂昆今年75岁,曾担任过沟北村村委会主任,对村里情况一清二楚,也见证了近五年沟北的变迁:“自打他们上任,村集体不但还清了30多万元外债,还成了江苏省卫生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五年来全村无一例治安、信访案件,去年还拿下了全镇科学发展一等奖。”
  穷村找出路,关键看招数。蔡桂昆说,新班子走马到任,作风硬、思路清、有眼光,不足两月连砍“三板斧”,“斧斧”出“金矿”。
  “第一板斧”,兴劳务。镇工业新区在沟北,数十家企业有服务需求,村"两委"果断出击,组建起2家劳动服务公司,牵线搭桥介绍沟北200多名剩余劳动力到企业打工,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第二板斧”,搞运输。把村民手上的三条货船进行整合,组建水上服务公司,从白玫化工、南风集团等当地企业接单,利用张福河南下北上跑水上业务,年收入超过10万元。“第三板斧”,引项目。沟北的耕地,沙土居多,适宜种雪里蕻。村“两委”外出招商,与老坛公司合作,流转土地200亩,打造雪里蕻种植基地,种菜、腌制、销售一条龙,40多名劳力常年在基地务工,既拿租金,又赚薪金,村集体每年还可增收2万元服务费。“今年,我们计划再流转200亩土地,扩大雪里蕻种植规模。”村委会主任于向阳说。
  “三板斧”出手,村集体在还完历史欠债基础上,净入账10万元;全村169户建档立卡户,除21户需要政府兜底外,其余148户已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则从五年前的不足万元,增加到了16000余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