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寻求创新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18-05-24 点击数:

创新驱动乡村治理,努力做好夏集振兴“头条文章”。乡村治理既是农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夏集镇突出乡村治理创新驱动,进一步落实信访值班、交办、会办、督办和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保持集镇社会的长治久安;探索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入开展“进村访企、走组入户”工作,深化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工作机制,打通党员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大技防建设力度,2017年建成镇综治中心1个,实现村综治中心建设全覆盖;新建的文化长廊获宝应县“十佳法治文化示范点”称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为农户报销各类费用2152万元;建成省级卫生村1个、示范标准卫生室5家,在建省示范标准卫生室1家,成功委培农村医学生12人;2017年又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家,2018年实现全覆盖;推进“夏集好人”工程,促进乡村文明建设;成功举办“绿扬风”“宝应好人进万家”等市县级大型活动。

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助力集体经济再上台阶。夏集镇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全力推动土地流转,鼓励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镇土地流转面积1.1万亩,耕地流转面积已累计超7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1%,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成效显著,全年村级减债265万元,新增无债村4个,累计实现无债村达15个。计划到2020年,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增减挂钩、参股经办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系列措施,实现每村账面余额不低于200万元。通过多方整合与扶持激励,全镇新增设施农(渔)业2230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910亩,新组建社会化服务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0家,创省、市示范家庭农场各1家,现代农业产业初具雏形。

壮大“互联网+”模式,电商经济带动广大农民共奔小康。夏集在全镇18个村、社区全部建立起村级互联网服务站,提供12项服务项目,以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为目标,既帮助群众代购网上价廉物美的商品,又推进本地农副产品网上销售。2017年,服务站累计为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5万人次,为群众代购各类生产生活用品1200万元。同时,由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牵头,整合各村资源,在淘宝网开设了“扬州市夏集名特优农副产品销售中心”网店和5家微店,7个品牌、16个品种的夏集特色农副产品上线销售,并通过服务站的群平台及时发布信息,打造权威的农业资讯和惠民政策发布渠道。去年,全镇网上农产品销售额达100多万元。今年年底,计划实现销售额达200万。

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以节为媒”打响生态旅游特色品牌。夏集镇立足高起点定位,把乡村旅游作为致富农民的一项新型产业来抓,精心组织好春季的“桃花节”、夏秋两季的“水果采摘节”、冬季的“鱼羊美食节”,努力打响“三节”品牌。同时,强化G233、S332及安大线三条乡村生态旅游线路打造。利用景坤园、滕头花木园、果园等资源,挖掘项目延伸服务;围绕蒋庄康居乡村、赵雍美丽乡村、王桥集市贸易,体验农家生活味道;推介子婴羊肉、运河水鲜等美食,打造夏集餐饮品牌特色;发挥千年潼口寺、百年国庆寺的影响力;推动田园变公园、农家变旅馆、农民变老板,实现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