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耕地面积江苏最大 秸秆禁烧有烟必查、有火必罚
5月26日,盐城市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今年夏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禁抛工作,打响了夏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攻坚战。
近年来,盐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呈现稳中向好趋势。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66,连续四年全省最优;空气优良天数289天,比例79.6%,继续保持全省第一;PM2.5浓度43微克/立方米,优于国家大气十条考核要求;空气质量多次进入全国前10,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优秀城市”。在2017年度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考核中,东台市、射阳县、滨海县、阜宁县和盐都区为优秀地区。
秸秆禁烧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一环。我市拥有耕地面积1200万亩,为全省最大。露天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环境、威胁交通安全、影响居民生活、有损城市形象。我市将继续发扬过去好的做法和经验,坚持不懈、严防死守,严控“第一把火”,对于出现“第一把火”的区域、当事人及相关责任人,要按照“从重、从严、从快”原则坚决处理,坚决做到“有烟必查、有火必罚”。加强执法巡查,健全完善四级巡查机制,确保“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充分发挥“蓝天卫士”监控系统作用,加强重点时段巡查、监控好重点地区,做到全天候、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式巡查,层层压实责任,全力抓好夏季秸秆禁烧禁抛工作。
秸秆综合利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近年来,全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盐城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条例》,以秸秆“五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去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97%,东台、滨海先后被列为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我市将进一步拓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多种手段,拓宽利用渠道,加快推进拓展秸秆能源化、工业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等利用路径。提高机械化还田水平,完善三级收储网络、大力发展收储利用组织形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畅通秸秆输出渠道。强化培植典型、造浓氛围等手段,坚决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