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溪农路助地头西瓜被预订一空
江宁横溪每年销售16万吨西瓜,可5年前,不少瓜农还在为怎么把西瓜运出去犯愁。如今,地里的瓜还没成熟就已经被预订一空。这其中,条条通达田间地头的现代农路起了重要作用。
横溪的官长社区是一个870户人家的小社区。从1999年开始,当地人逐步引进台湾小兰西瓜,替代传统的水稻、油菜等经济作物。虽说瓜是种起来了,但原有的泥巴路跑三轮摩托都困难,更别说是运瓜会车了。“那个时候真不容易,即使丰收了,看着满眼的西瓜也会发愁。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不少瓜直接就会烂在地里。”已经在当地种植多年西瓜的瓜农万米富现在已经熬出了头,仅去年种瓜的纯收入就达到了50余万元,今年地里的西瓜刚出果就有人上门预订。
和万米富有类似经历的瓜农还有很多,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这几年当地在农路助农上的大发展。横溪街道农路办主任李业民告诉记者,2012年各村的联通道路连校巴都没办法走,2013年官长社区的主干道拓宽,由3米宽的水泥路改造成为7米宽的黑色沥青路。5年下来,官长社区所在的江宁区横溪街道一口气新建、改建了145公里的乡道,100公里的村道,黑色的沥青路直通每个自然村,收瓜的批发商也能开着卡车直接到田间地头了。以去年横溪供给南京主城的16万吨西瓜计算,平均每位市民要消耗掉近18公斤的地产瓜。
拓宽、平整的农路带来的不仅是农产品的畅销,也让当地的农家乐兴盛起来。短短几年间,居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8209元,涨到去年的26285元。最关键的是,农路的大发展让南京市民也有了体验乡野趣味的条件,从江宁的大塘金村出发去往黄龙岘,除了宽 8.5米的两股机动车道外,还有蓝线划出的自行车绿道,蜿蜒曲折,满眼青绿。目前绿道已建成约30公里,串联了大塘金、黄龙岘、朱门人家3个金花村,以及公塘、观东、观西、王家等1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8-2020年,南京将以景观示范路及靠近集镇、美丽乡村片区、旅游景区等线路为重点,三年力争建成 2000公里林阴大道,预计到2019年底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100%。”南京公路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来的农路不仅更畅达,也会让市民体验到更多的风景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