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18-06-22 点击数:

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关键点是农民。基层社区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是领导和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如皋市平园池村遵循“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发展思路,以建立农民合作社综合社为平台,以整合利用村域资源、资产、资金为抓手,以兴业、强村、富民为目标,积极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一条富有乡土特色、老百姓认可、可复制的富民新路径。

一、发展成效显著

平园池村地处如皋中西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河沟相连、风景独特。村辖24个村民小组,总农户997户、农业人口3398人、村域面积4850亩,是一个纯农业自然村,盛产稻谷、小麦、莲藕等农作物、花木和各种水产。如何让村里的池塘、树木成为景色?让村里的路桥、房舍成为景点?让村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成为景观?如何让自然资源和历史传承变成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带领村民致富的资产与资本?一直是平园池人长期追求的梦想。近年来,平园池村以社区股份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各类新型合作社为载体,大力开展农民合作社综合社创建工作,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努力探索农村资源的有效利用、资产的有效管理、资本的有效运营,不断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7年,该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6400元,比2012年增加11800元。荣获“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江苏省最美乡村、农业旅游示范区,成功申报“江苏省二星级乡村旅游区”-“江海荷香”。

二、主要经验做法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促进产业兴旺。平园池村先后成立了超然果蔬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村社区股份、惠农劳务、花凤禽业、如艺花木、俊峰稻麦种植、平园果品等7家合作社,如皋市集草庄盆景农场、凯松家庭农场等13个家庭农场以及刘建荣等15户种养大户。该村农户以土地股、人口股参加综合社年度分配,综合社盈余按照60%分给成员,其余留作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实现经营收益全村农户共享。2016年,合作社实现盈余36.29万元,社员盈余分配19.6万元,剩余盈余分配1.96万元。

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平园池村通过农业生产区、农业景观区、休闲聚集区、生活居住区、村庄服务区五大田园综合体功能区的同步推进,有效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观光和生态农庄,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经过多年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道路硬质化达90%、绿化覆盖率达到48%以上,垃圾清运、处理率达100%,改厕率达100%。开展“263”环境整治计划,添置吸粪机械设备、组织清运队,把粪肥卖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净化了村庄,又满足了有机农业的肥料需求,还增加了集体和农民的收入。已累计清运村内粪污1万多吨,经营收入20多万元。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活动,持续促进乡风文明。在充分尊重传统习俗、广泛听取民意、结合村情实际基础上,细化红白事办事标准,压缩办事项目、简化办事流程、控制办事规模、节省办事开支,压降“人情”负担。加强对村党员干部操办红白喜事的纪律约束,以良好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常态化开展“村好人好事”评选活动,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切实维护好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持续保持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大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农村形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社会风尚,为自治、法治培育丰厚的道德土壤。

不断拓宽富民强村路径,努力提高农民富裕程度。平园池村通过土地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一方面,加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土地收益,提高农民的分配收入;另一方面,对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对年龄较大且具有劳动力的农民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务工取得工资性收入,村里成立惠民劳务合作社,把全村249名富余劳力组织起来,统一办理意外伤害险,保障农民和用工单位利益,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既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累计300多万元,又解决农业规模经营劳动力紧握的矛盾,还为综合社增加年收益2万元以上。通过对地形的考察和历史的挖掘,恢复藕池的原始风貌,在原有藕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打造了总面积1685亩、种植面积1092.63亩的藕池,配上了景观设施,形成了集种植、采摘、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藕池文化园。同时,延续种植丰水梨、黄花梨的传统优势,发展集采摘、休闲、农耕体验的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园,与集草庄微型盆景园南北相望,连接形成了循环旅游路线,基本建成集休闲、观光、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创新观光农业,成功打造“美丽乡村”,积极开发休闲型旅游产品、农家乐、乡村客栈,不断增加服务性收入,真正实现“旅游富民”。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