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马集镇:坚持产业先行 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18-06-28 点击数:

“乡村振兴,产业必须先行。对于乡镇而言,产业兴旺,必须找对农业这个方向,找准融合发展这条路。”仪征市马集镇党委书记邵士翔说。近两年来,马集镇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资源得到整合,农业产业价值得到提升,镇域经济步入增长“快车道”。

以统筹规划引领产业振兴。“十三五”以来,马集人痛定思痛,坚决转型,科学谋划、统筹规划,率先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一产坚持可“接二”或可“连三”。“接二”就是建设二产原料基地,2100亩黑莓种植园已经建成,400亩甜叶菊育种基地正在建设;“连三”就是结合特色种植,发展休闲观光,进一步提升价值链。二产主攻食品生物特色产业。联合江南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共同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食品生物产业园,目前,黑莓饮品深加工、牛肉制品项目即将投产,高铁休闲食品、甜菊糖深加工、麦芽糖醇等项目即将开工。三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主动融入353,借势“两园”建设,建设好方营村特色田园乡村试点项目,启动百汇园黑莓观光旅游项目,争取在省园博会开园前具备游客接待能力。

以“一村一品”推进强村富民。马集属丘陵地貌,地势起伏,生态良好,发展特色种植的条件得天独厚。去年以来,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载体上,依托毗邻枣林湾、背靠省道353的地缘优势,规划了合心—蔡湖、353沿线、金营—恒华三大现代农业产业片区,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在产业上,按照“一村一品”布局,招引“特新奇”项目落地生根,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目前,形成黑莓、瓜蒌、甜叶菊、茶叶、循环农业等特色,基本形成村村有特色、个个有看点的产业格局。在主体上,既坚持市场主体,又坚持行政引导,看准的大胆推进,如黑莓、瓜蒌、甜叶菊等项目,全力扶持;看不准的先行先试,小规模试种,今年结合绿化造林,栽种200亩碧根果,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

以主体培育推动创新创业。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农村是重点,农民是主体。坚持培育新主体,发展新产业,推广新模式,有效激发乡村新动能。一是抓示范带动。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群众共同增收致富。放大乡贤回乡创业的引领效应,动员更多在外乡贤回乡发展、回报家乡。二是抓主体培育。积极推进农业经营结构调整,大力培育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引进2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5个以上,新增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以上。三是抓自主创业。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产业分工,鼓励本地群众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农家乐、民宿、电商等项目,在支持服务项目中创业增收。今年,在合心、方营先期建设民宿、农家乐20户以上;依托市级电商创业园平台,强化创业孵化功能,新增电商创业30户以上。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