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沟镇以水为媒 大同村旧貌换新颜
原来的灌南县汤沟镇大同村和普通的苏北农村一样,基础设施薄弱,林木资源单一(杨树为主),沟塘淤积杂乱,一副乡村破败景象。如今的大同村,走进村庄里绿树成荫,碧水蓝天,空气清新,鸟鸣悦耳。路边栽植的景观植物清雅别致,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农户门前小院花草树木繁茂,家什摆放有序,地面清洁干净,呈现出一幅苏北恬静宜居乡村的图景。
变化,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大同村有其独特的优势。经过调研,大同村是全县239个村(社区)里面最能形成大面积水面、循环水系的村。2017年汤沟镇党委政府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在大同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首先,规划先行。汤沟镇聘请连云港市锦城规划设计院作了规划,目前设计了3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第二,资金来源。一个是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二个是镇里自有资金,三个是引进第三方市场主体。第三,项目实施。目前已做好村标1座,水上凉亭1座,文化长廊1处,桥梁架设3座,沟塘疏浚4公里、开挖水塘15个,水产养殖投放2万余元的鱼苗,新建涵洞4个,绿化栽植枇杷1000余株、海棠1000余株、冬青1000余株、桃树1000余株、木槿1000余株、女贞1000余株、杨树2000余株、毛竹20000余株,小学、幼儿园各1座。在做的项目有:村部、生态停车场、休闲垂钓台、木栈道、竹林小道、驿站码头、公厕、社戏大舞台、健身小游园、道路铺设、竞技垂钓台。准备做的项目有:渔具超市、竹林烧烤、农家乐、红色教育基地、农耕体验、农具展览、竹主题餐厅、竹酒加工、传统手工作坊、红色文化展览馆。历经半年的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大同特色田园乡村就是要改变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光贴钱不赚钱的老路,通过做活水文章,发扬竹文化,通过养殖、休闲、垂钓、农家乐等方式,走出一条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增加集体收入的特色发展道路。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