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老郑村

来源: 时间:2018-07-23 点击数:

    6月12日,老郑村土地耕作服务社1300多亩小麦抢收已近尾声,当天中午,上百名村民欢天喜地赶往村部领“票子”。“总共50万块钱租金,一分不少都在这,大家排好队,挨个签字、摁手印。”村党总支书记郑学峰满头大汗地在现场指挥着。
    老郑村位于淮阴区五里镇,2012年以前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一直在全镇“垫底”,区里搞“五星村”创建,老郑村也一度剃“光头”。郑学峰是土生土长的老郑村人,常年走南闯北,在外承包市政工程,会赚钱。镇里“三顾茅庐”,请他回村主事,带领全村“脱胎换骨”。
    老郑村地多,全村耕地5000余亩,郑学峰一回村,就砍出了“第一板斧”,由村里“三大员”和两户村民领办起土地耕作服务社,通过土地流转搞规模化种植,入社农户不仅每年可获得每亩800元的土地租金,还能按比例参与服务社利润分红。村里还立下规矩,每年6月20日前“兑现”租金。“村干部带头,老百姓不愁。”郑学峰说,如今的服务社,入社群众已从刚起步时的不到60户增加到131户,流转的土地也从465亩扩大到1300多亩,去年每家每户每亩地净增收超过300元。
    有了“第一板斧”开路,老郑村从此“舒筋活血”,一边向地里“刨金”,一边耳听八方引项目。得知浙江老板在镇上选址搞牧业,郑学峰火速跑到镇里,忙前忙后当“店小二”,投资1500万元的爱康牧业项目顺利落户老郑村,每年15万元服务费成了村集体多年来收获的“第一桶金”。此后,老郑村利用村中闲置土地陆续招引了多个项目,而爱康牧业也于今年初上马了二期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壮了村集体“筋骨”,还为老郑村劳动力就业打开了“一扇窗”。“去年,老郑村头一回戴上了‘五星村’的桂冠,全村182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靠打工、种地已经脱贫摘帽80多户。”郑学峰说:“今年我们要再迈一个台阶,村集体收入不会低于160万元,比去年翻上一番,到明年,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要全部脱贫。”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