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坚持突破“土肥药废”增农业发展厚底色

来源: 时间:2018-08-06 点击数:

    一、在治土上,详查受污染土地,实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监控和修复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820万亩次以上,服务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06个,引导农民增施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休耕轮作,运用水肥一体化、种肥同施、机械化施肥等高效施肥模式,全年化肥施用量较2015年削减3%,提升改良耕质量,推进减量增效。
    二、在治药上:科学测报病情虫情,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率63%左右;按照“五有”要求,深化争创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5个,示范指导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机防、生物防控等防治效果好、操作简便的全程绿色防控模式,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81%以上,化学农药使用保持“零增长”。全面落实多种形式利用按量补助政策,加大“五化”秸秆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
    三、在治废上,以猪-沼-果(菜、粮)、粪便外置发酵床等为主要模式,适度就近配套粪污消纳地、集中处理中心和有机肥场,社会化、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和无害化病死畜禽处理,综合利用率达94%,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率70%以上。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33221”畜牧生态建康示范创建活动,通过认定治理达标规模场300家,申报15个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生态建康养殖比重达30%,大力推行综合治理、绿色生产方式,突破资源环境束缚,切实将“绿色兴农”方针落地生根,产生实效。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