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探索搬迁脱贫新路径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一是多措并举帮搬迁。坚持向镇区搬迁一批、县城吸纳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全县累计搬迁自然村62个、2.4万户、8.8万人。对沉陷集中的地区,以杨屯镇为示范带动,打造整镇搬迁模式,41个压煤村已搬迁22个、1.2万户、4.56万人,初步建成5平方公里小城镇,获批省新一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对早期搬迁的村庄,以大屯安庄村为示范引领,进行改造提升,建设特色田园乡村。
二是发展产业促民富。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沛北经济开发区和八个镇级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光伏光电、高端装备制造、轻量化新型铝材、纺织新材料、绿色建筑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每年创造近2万个就业岗位。加快推进投资50亿元的华贸城、投资30亿元的洲业汽车广场等服务业重点项目,拓展群众创业就业空间。深化农村改革做强现代农业,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标准化三大国家级改革试点,激活发展要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县家庭农场发展到1889家,吸引近20亿元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生产,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修复生态优环境。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统揽,开展“一河两湖”全域生态治理。投资25.3亿元实施33公里的黄河故道—大沙河综合开发,投资5亿元实施10平方公里的安国湖湿地生态修复,投资15亿元建设微山湖千岛湿地,湖西水源地被评为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徐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