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个“扶贫支书”
从县政府到开发区再到企业,数不清跑了多少趟腿,找了多少人,费了多少周折,7月20日下午,帮扶涟水县徐集乡张罗村投资30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最终确定利用坐落在涟水经济开发区久生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的6500平方米厂房屋顶建设。“光这一项,一年能给村里增收20余万元!我得尽快把项目建起来!”省委驻涟水扶贫工作队队员、徐集乡党委副书记、张罗村第一书记张伟在心里琢磨着,下周要回趟南京继续推进项目。
来不及缓口气,张伟当日又立刻驱车从村里赶到县政府,在那里,历时一天的张罗村食用菌产业园项目招标工作也刚刚尘埃落定,这个总投资500万元的扶贫项目已经由一家实力雄厚建筑公司中标,将于8月初开工建设,今年10月份就能出第一茬菇了。一期项目建成后,村集体年可收租金15万元,还能带动20户低收入户就业,可增收30万元。
“来来,张书记,喝口水,先歇口气。”当听说光伏发电项目也基本落定,看着张伟略显疲惫的神情,张罗村总支书记张成年连忙递上一杯茶水。
“村里来了‘扶贫支书’,脱贫就是眼面前事了。”张成年是土生土长的张罗村人,他说,张罗村地偏人穷,是多年的经济薄弱村,村民想摆脱贫穷却找不到路子。自今年4月底张伟来到张罗村,他把村里事当作自家事办,想办法拿方案,找门路跑关系,短短3个月给村里带来了3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也给村民带来了希望。据介绍,除了香菇产业园、光伏电站项目,该村还新引进一个占地200亩的瓜蒌种植项目,目前土地流转已经到位,待秋收后开始种植,预计年产值可达500万元,每年将为村集体带来1万元土地流转管理费,并就近吸收20名左右低收入户务工。张成年说,几个项目算下来,一年可以给村集体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
“村里来了‘扶贫书记’,心里想的都是咱老百姓。”在村卫生服务站,坐在全新的输液椅上挂水的村民杨友芹说。这个建有八九年的卫生服务站墙壁粉刷一新,一台全新的空调吹出凉风,让人格外舒服。张成年告诉记者,这空调是张伟到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化缘”来的,一批共4台,都安置在村部各处了,在这大暑天给张罗村干群送来清凉。
“村里来了‘扶贫支书’,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前两天,当听到张伟联系了分布式光伏项目,可以协调扶贫资金帮助家里免费安装光伏电板,一年光家里电费就能节省三四千元,张罗村低收入户张兴业高兴地说。张兴业家里有5个小孩,3个大学生,2个中学生,本不富裕的家被几个孩子的学费拖垮了。4月底,张伟来张罗村的第二天,就挨家走访低收入户。了解到张兴业家的情况后,四处联系,很快为张家老三申请到学校每学期1500元助学金,帮助老四积极争取高中至大一期间每月500元的爱心基金。张兴业还告诉记者,“7月初,张书记请来淮安信息技术学院的老师,为村民培训用网技术,让人大开眼界”,他也在琢磨着以后可以用“网”把自家的一些土特产卖出去,补贴家用。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