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句容乡村振兴样板——茅山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来源: 时间:2018-08-20 点击数:

    今年,镇江市全面启动乡村振兴工作,茅山镇作为句容东部片区农业特色乡镇,农业基础强、农村人口多,同时农业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作为句容乡村振兴的试点乡镇,对茅山来说是一件大事、喜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不同于以往的新农村建设,简单的通过农业人口减少以工带农、以城促农,大拆大建,农民被动式“洗脚上楼”,而是更多地从农村内部做文章,以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为核心,推动农村空间布局的重构、农村空间资源的整合,以农业现代化为驱动促进农民致富、以生态环境的打造来更好地集聚人气,从而带动农民就业、创业、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启示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乡村建设经验,茅山镇在3月初组建考察组赴成都五朵金花村、战旗村等4个乡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考察主要发现成都在乡村建设方面主要围绕乡村的人、财、地三方面做文章。人方面,利用生态环境打造、产业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内生动力,让外出的乡贤、企业家、大学生回乡创业,让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财方面,整合既有涉农资金,统一聚焦乡村振兴项目,增加财政专项启动资金投入、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的市场化运作拓展资金渠道,统一管理使用;地方面,将原来零星分散闲置用地通过集中复垦,优化调整现有村庄建设用地,以人口和户数进行重新安置,将节约的建设用地“入市”或者盘活,发展乡村产业。
    对比成都发展经验,茅山镇在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上存在土地使用粗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农业生产效率和收益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此次考察得出以下启示:1. 通过农业土地整理,进一步整合闲置分散用地,进行集中、系统性空间安排,根据种植规模和产业形态科学合理配套农业生产设施;2. 加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度,延伸农业产业链,特别是和观光、旅游相结合,将田园变公园,把果园变乐园,乡村变景园;3.健全农村基本生活服务功能,打造舒适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抓好乡村人才队伍的培养,充分挖掘本地乡土人才资源,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动力;4. 以“多规合一”为基本思路,结合茅山镇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实施乡村振兴的试点村的“三生”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系统安排。
    二、全域调研筛选镇域先行试点村
    4月初,为获得10个行政村基础性资料,为下一步谋划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茅山镇动员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了入户大走访工作,一户一档建立家庭档案库,全面了解每户的家庭人口信息、住房及生活情况、农业生产情况、公共服务配套情况;同时南大设计院项目组人员对我镇10个村也进行了走访调研,主要关注各村产业发展情况、村集体资产情况、特色资源情况、生活生产设施配套情况、景观风貌情况等。通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和数据整理,南大设计院根据调研情况编制了《茅山镇全域乡村振兴规划—初步调研报告》,报告围绕经济人口情况、产业发展分析、土地利用分析、村庄现状分类、实施配套现状、历史文化遗存、景观总体风貌、居民点布局特征、生态本底情况这九个方面对全镇十个行政村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茅山镇葡萄产业优势突出,急需弥补桑葚、草坪、苗木发展短板,结合旅游及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根据镇自然资源特色,可以营造以湖丘风貌、岗塘风貌为主的景观格局,优化小规模聚居模式。3.基层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带动作用。最后以乡村振兴5个目标内容为考核指标设计了行政村发展潜力评价表,何庄村在村庄用地使用、居民布局点、景观风貌格局、传统文化保留方面优势突出,以总得分第一成为茅山镇最具发展潜力的乡村。
    三、试点村工作开展情况
    何庄村距离句容市区10公里、春城集镇6公里,南靠福地茅山,地处二圣水库上游。全村辖26个自然村,总人口3183人,总户数1177户,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达8973亩,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915.8亩,水域面积2361亩。一产发展较好,主要以葡萄、苗木、草坪为主,二产规模较小,程零星分布,对村庄生产生活影响较小,三产主要以句茅大道两边特色农庄为主。何庄历史文化悠久,境内出土商周年代土墩墓群,剪纸及马灯舞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月份南大设计院以何庄为试点村进行了全村的规划设计,编制了《茅山镇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初步成果》,对何庄的产业状况、人口结构、土地情况、村庄布局及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梳理规划,以“景产村”为设计思路,对何庄全域进行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规划,设计出高效农业发展区、田园生活体验区、滨湖生态游憩区三大功能片区。生活空间分为南北两大组团7个村民居住点,北部组团包含高家、方家、焦家三个自然村,南部组团包含何庄、牌楼、姚凹、上岗南四个自然村,其中南部组团在交通、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水系、人文底蕴上优势突出,目前作为试点启动区先行规划设计。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工作将围绕启动区的户型设计为主线,以农民实用性为主要参考依据,确定户型设计方案,做好启动区的内部道路及外部道路的规划设计,并把内部水系如何串联考虑进去,做到科学合理布局。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发改经信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