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把握融合优势 带动经济发展
如皋市经济开发区是如皋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建成,1993年获批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1月17日获批为国家经济开发区,现辖39个村(社区),人口16.75万,企业1000多家,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亿元,财政收入73.2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435.6亿元,是苏中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开发区之一,已发展成为如皋对外的窗口、经济发展的主体、科技创新的先导、辐射带动的基地、城市化建设的品牌、因您而改变的服务高地。
该区创建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土地经营服份合作。让农民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当中,享受产业化经营成果。平园池村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综合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国家试点,到目前已初见成果,实现了农户、土地、服务和受益“四个全覆盖”,全村997户3465.75亩土地入股,发展荷花观光池塘1029亩,有机稻米230亩,花木培育350亩,采摘园280亩,全托管种植1500多亩。综合社创建以来,改善土地规模经营的设施条件,把入股土地规模化流转给了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家庭农场和15个种养大户。以村为单位组建劳务合作社为农业主体提供劳务服务、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全村农户以土地股和人口股参与年度分红,综合社盈余60%比例分给成员,其余留作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实现了经营收益全村农户共享。
积极发展全产业链模式。积极发展原料基地拓展、农产品加工增值、订单利益联结、提供配套服务、增加销售渠道、增加带动农户等关键点。长寿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旗下的如皋广兴米业有限公司、友联畜牧有限公司、明珠畜牧有限公司等专业子公司及上海、苏州、南通、东京等地区分公司,打造了一条从水稻种植、稻米加工、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深加工到超市连锁专卖完整的产业链。旗下的今天食品公司、南山饲料公司和广兴米业公司通过向种养大户提供幼苗、播种、饲料、收割、运输等一条龙服务的订单模式,让种养大户用自身的技术和劳动力获得产业收益,使种养大户发展壮大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带动连锁直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产业。范氏水产经过6年多的滚动发展不断壮大,现主要经营乌鱼养殖及各类水产品销售、乌鱼饲料加工、水产品鱼饲料物流、鱼片深加工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南至广东北到黑龙江,海外东南亚孟加拉、印尼等地均与客户形成了稳定的订单合作关系。在现代农业园区流转350亩土地,建成53个塘口、水面280亩的养殖基地,7000平方的乌鱼苗种繁育塑料大棚,形成了乌鱼生产、销售、专用饲料生产为重点的“三架齐驱”企业格局。造就了一个集乌鱼等特种水产的养殖、种苗、饲料供应、技术服务及成品鱼的收购销售于一体的10亿元能级渔业龙头企业。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培育一批产业融合先导区”的要求,以及省《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的具体部署,围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融合发展经营主体的目标,结合本园区的特色优势,重点聚焦,创新举措,集中发力,力争将园区打造成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和模式。
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国家和省级关于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建设的更高要求,统筹发展布局,整合现有的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及长寿食品园区等布局,形成国家级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食品产业生态示范区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为尽快形成规划引领、链条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态势打好基础。
延伸产业链。放大龙头企业的龙头效应,鼓励龙头企业加大原料基地投入,进行产业延伸,提升价值链。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大科研投入,实现设备更新,适度增加产能,力争到2020年园区内龙头企业销售总量突破50亿元,带动农户超3000万户;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争创省级以上专业示范村2个。提升休闲旅游档次,争创国家级旅游示范区,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完善旅游配套服务,精心设计包装和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民俗特色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乡村三产效益。
培育新型主体。积极发展产业化联合体模式,力争培育出省级产业化联合体典型2个。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力争到2020年培育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3个、南通级示范社10个;做大做强农民综合社3个,示范社培训教育基地2个。积极争创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鼓励种养大户壮大规模,鼓励家庭农场参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其他新型主体共享产业化成果。
坚持绿色发展。鼓励并扶持种植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绿色种养新模式,有针对性地发展德明农场稻鸭共作、中萃米业稻鱼套养、桥港村蛙稻共作、平园池村藕虾混养等绿色种养农业,打造立体循环农业园;提升农产品质量,鼓励经营主体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农产品认证,发展绿色有机食品。进一步提升园区配套污水处理能力,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增加调节池、涡旋澄清池、纤维转盘过滤池,目标日处理20万吨,工业污水处理率保持100%。
加大科技创新。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更新技术装备,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快长寿食品生物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入使用,为园区创新发展提供施展的舞台和服务的平台,打造成园区科技创新的一张闪亮名片。
放大三产效应。大力推广乡村全域休闲旅游、农村电子商务、一村一品一店等新产业新业态,以美丽乡村平园池村为龙头升级提档,打造区域内村村通的休闲旅游线路,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村强民富。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