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助推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来源: 时间:2018-08-28 点击数:

    苏绣小镇内外兼修,特色田园初见雏形,生态农业秀色可餐。作为苏州市高新区最具代表性的涉农板块,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镇湖街道)坚持把乡村振兴摆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以思想解放大讨论促进认识再深化、工作再部署、实践再创新,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半年度成绩单。
    苏绣小镇让非遗传承守住了“魂”
    在7月中旬省发改委组织的首批江苏特色小镇“年考”中,苏绣小镇秉承“产城人文智”理念,充分挖掘特色,夯实产业基础,完善服务配套,大师集群、人才集聚取得显著成效,获评优秀小镇。苏绣小镇进入快马加鞭建设的第二年:在载体项目方面,总投资2500万元的中国刺绣艺术馆改造提升工程于6月底全面完工并重新对外开放,成为了当前苏绣小镇中最闪亮的地标建筑。绣品街外立面改造样板示范工程同步完成,精巧雅致的苏式造型也让各界对其全新形象有了更多期待。在宣传推介方面,“针承历史 绣美高新”第十一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顺利开幕,“丝意江南,绣美香江”镇湖刺绣精品展在香港成功举办,广东广交会、北京京交会等也屡见镇湖苏绣的靓丽身影。在人才培养方面,姚建萍、邹英姿双双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内外兼修的苏绣小镇,把国家级非遗——苏绣传承的“魂”守得更牢了。
    特色田园让太湖村落留住了“形”
    4月初,一篇《重磅!高新区这个村将成为“太湖第一村”,快来看看它的绝美风光!》经由高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马上吸粉无数、转发众多,度假区(镇湖街道)太湖沿线的美丽村落也进入了大众视线。
    据悉,规划中的美丽村落以太湖沿线的石帆村、马山村、山旺村为主体,拟通过对三个村落的道路、建筑、田园景观、文旅配套等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提升,立足打造一个总面积4373亩、总人口1284户的太湖第一村。为进一步加快太湖美丽村落建设,度假区(镇湖街道)选择了其中的东石帆自然村作为特色田园建设先期启动示范点,当前正加快推动农村道路、桥梁及配套景观的营造和河道清淤及配套水体景观的打造,着力彰显湖连河塘的自然格局、“浜村合一”的显著特征,并结合镇湖苏绣文化、太湖渔文化和贡山文化,努力在0.3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打造一个彰显水乡文化和太湖艺术,富有活力的生态宜居村、太湖文化艺术村和特色农业村。初见雏形的特色田园,把太湖边浓浓乡愁的“形”留得更实了。
    生态农业让宜居宜业吸引了“人”
    随着盛夏时节的到来,镇湖黄桃也进入了丰收季。每逢周末,从市里自驾游到黄桃园来现场采摘的苏州吃货们也多起来了。
    坐拥镇湖黄桃、大米、贡山茶等极具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产品,度假区(镇湖街道)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今年以来,度假区(镇湖街道)与南京农业大学、九三学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依托马山现代农业园、贡山茶叶基地,积极推广功能稻米种植和探索建设百果园、茶博园,推动生态农业向功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同时,随着端午节中央电视台四套走进贡山岛全球直播活动和苏州广电黄桃采摘专辑的推出,好看又好吃的贡山茶、镇湖黄桃的销量也是节节高。生态农业发展越来越好,镇湖农民越来越有奔头,外来游客越来越有兴趣,镇湖人气自然越来越高。秀色可餐的生态农业,吸引更多追求宜居宜业的“人”来。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工委(扩大)会议精神,在思想大解放中进一步铆足干劲、真抓实干,集度假区(镇湖街道)全体上下之力,做强苏绣小镇,做美特色田园,做靓生态农业,持之以恒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为助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度假区(镇湖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