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洪泽全域旅游做精“水”文章

来源: 时间:2018-08-30 点击数:

    夏日黄昏,暑气渐渐褪去,淮安洪泽区洪泽湖古堰景区内热闹起来:波光粼粼的湖面一望无际,远处停泊着回港的渔船,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亲水栈道上人来人往,游客或用相机捕捉洪泽湖的水韵之美,或坐在石凳上谈笑风生。
    游客因水而来,洪泽因水而美。西依洪泽湖,东挽白马湖,南临淮河入江水道,北濒苏北灌溉总渠,“水”构成了洪泽区最独特的风景线。2016年,洪泽成功跻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行列。2017年,洪泽接待国内外游客3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入列“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小城”。
    走水路、唱水戏、圆水梦,以水为魂,一幅洪泽全域旅游的瑰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洪泽将凭借资源禀赋,发挥生态优势,吸引长三角地区游客来洪泽旅游度假,全力将洪泽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滨湖全域旅游目的地。”区委书记朱亚文表示。
    以水为核心 强化全域旅游顶层设计
    旅游兴市,规划先行。去年底,洪泽高起点编制完成《“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立志打造“全域旅游,洪泽样本”,把洪泽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全域旅游示范区、长三角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江苏省湖滨全域旅游发展标杆。
    “总规立足以水为媒,做足水文章,充分融入水元素。”区旅游局局长汤红蔚解读说,洪泽的全域旅游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以水为核心的“两带两圈四镇”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策划洪泽湖古堰景区—大敦岛—老子山温泉度假区三条精品水上线路,培育老子山、蒋坝、西顺河、岔河等国家级、省级特色旅游强镇。同时,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重点加快淮安华强方特复兴之路文化创意基地、环洪泽湖一级游客集散中心、渔家风情园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创省级洪泽湖旅游度假区、省级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西顺河3A级旅游风景区。
    水,是洪泽全域旅游之魂,生态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洪泽区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镇街、部门发展目标考核,从源头上保障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白马湖上游6条河道整治,强化洪金、唐曹、洪泽湖3个国考断面水质监管。
    挖掘水文化 系列节庆造势扬美名
    国际大闸蟹节、水上运动会、国际半马……为提升旅游知名度,洪泽区推出一系列与水有关的节庆活动,持续为旅游造势,做好洪泽水文章。
    “节庆活动突出地域特色,围绕湖文化、水文化、渔文化做文章。”汤红蔚说,系列节庆活动一般安排到核心景区来做,以节串景,把洪泽最美的名湖古堰美景展示给游客,放大旅游效应。
    同样,“四方四镇”的乡村特色旅游也离不开“水”。位于城区西面的老子山镇举办亲子钓虾比赛活动,南面的蒋坝镇举办了螺蛳节,北面的西顺河镇举办洪泽湖渔文化节暨端午龙舟赛,东面的岔河镇举办禾采插秧节。江苏国瑞绿色食品公司董事长赵建国告诉记者,禾采插秧节以水为载体,开展插秧比赛、摸鱼比赛、稻田抓鸭大赛、钓虾大赛等极具乡土气息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南京、淮安、上海等地千余名游客参与。
    说起旅游,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洪泽湖的水,不仅滋润着洪泽大地,也孕育了丰富水产,以大闸蟹为首的“洪泽湖八鲜”,以菱角等水生植物构成的“洪泽水八鲜”,成了游客加入选购清单的首选产品。
    展现水韵美 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围绕“水韵禀赋”这一优势核心,洪泽区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对重要景点和现有旅游产品提档升级。
    去年,古堰景区完成了北入口环境提升,古堰梅堤、洪泽湖碑的绿化补植以及水釜城亮化等工作,将景区风景优化升级,做美做精。眼下,正在积极推进旅游慢行系统建设,提升洪泽湖大堤和白马湖环湖大道等沿线景观,配套建设一批休闲驿站和自驾营地,打造循环旅游绿道体系。同时提升洪泽湖国际大酒店、老子山温泉山庄、蒋坝温泉酒店等现有酒店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新增水韵天宸大酒店、“熊出没”和“云沧海”等一批特色主题酒店和精品民宿。
    在道路交通保障上,以长深高速洪泽五里牌出口双向8车道扩建完工为标志,洪泽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升级,328、330、348省道洪泽段陆续开工建设,大大提升了洪泽湖大堤和白马湖环湖大道等沿线环境。
    2017年底,深圳华强方特主题乐园决定在洪泽投资50亿元,建设占地1320亩的大型游乐场,这是洪泽撤县设区以来引进的单体最大文旅项目。如今,该项目已列入江苏省2018年重大项目。“华强方特项目的落户,是洪泽区建设湖滨生态旅游新城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将项目打造成湖滨生态旅游新城的显著地标。”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