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建创新激活乡村治理——盱眙县实施“三大活动”锻造新时代农村治理“铁军”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担当。此次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工部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竞赛’活动,让我们直面经济发展‘战略高地’,破解乡村治理难度,真正发挥乡村治理‘铁军’作用。”近日,参加淮安市盱眙县“三大活动”培训的学员、马坝镇塘坝村党总支书记李明表示。
近年来,盱眙县实施“大学习、大练兵、大竞赛”三大活动,以提高乡村治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乡村服务能力为目标,坚持群众路线,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开创乡村治理工作新局面。
大学习,让基层干部乡村治理更显“站位高”
盱眙县精心筛选参学人员。活动启动后,该县农工部首先及时在各镇(街道)、县直机关中组织报名工作,为了把好人员筛选关,在报名的50人中,精心筛选了31名人员,作为此次乡村治理类专业参学人员。同时,该县迅速行动,搭建参学活动平台。活动开始后,该县第一时间创建了微信交流平台,便于乡村治理专业参学干部学习交流,并组织学员于4月19日参加统一开班动员会,制定学习制度。
在“大学习”中,该县农工部提前安排,精心准备学习用书。为了做好乡村治理类专业学习,在编制学习计划的同时,购置了《塘约道路》《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领导科学与艺术》等书籍35套,便于后期学习。
该县认真谋划,科学设置学习课程。在党性教育方面,邀请党的十九大代表李银江于5月5日为乡村治理学员主讲《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课;在业务技能培训方面,编排了《研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村集体“三资”管理阳光扶贫》等课题,并安排专家授课。
大练兵,让基层干部乡村治理更能“硬碰硬”
盱眙在乡村治理大练兵分类实施中,组织学员参加马坝镇塘坝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工作,时间半个月,将20名学员分成4个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村民小组居民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工作,每个学员又负责挂包一个农户,在项目实践中锻炼能力,发现差距。该县根据学员所在镇的区域,把20名学员安排到26个省市县经济薄弱村进行调研,帮助村里找准富民增收项目,找出经济薄弱村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制定经济薄弱村发展的切实可行性方案。
该县还给学员一些培育新型经济主体项目,就是让乡村治理专业型干部在乡村治理中显身手。要求学员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打造农产品品牌上为农民多做工作,要求每名学员至少负责培育一个新型经济主体或一片虾稻共生基地。
大竞赛,让基层干部更快架起干群“连心桥”
“连日来,我们机关干部到乡村,与村民一起拿着扫帚、铁锨从打扫路面尘土到绿化带中的杂草、垃圾,不放过任何死角,同时,还对一座断裂的桥面进行修补。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忙碌,广场、巷道的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清洁工程关系到百姓的生活环境,也代表一个村的对外形象,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是每位村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作为机关干部更应主动作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帮扶村作出表率,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氛围。”盱眙县人大办秘书柏素洁在乡村治理“大竞赛”演讲中表示。
“大竞赛”活动通过述职演讲、技能比拼、成果展评等方式进行,并邀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知名专家、活动牵头部门等相关领导担任评委。在内容上,由各牵头部门自行确定,确保做到“两个体现”,即:体现干部专业能力的特点、体现盱眙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盱眙基层干部在参加乡村治理大竞赛中,更加注重结果运用。据悉,全县开展的“大学习、大练兵、大竞赛”活动,目的是在每个专业发现和培养10名优秀专业型干部,构建形成全县专业型后备干部库,入库干部享有五个“优先”,即:优先跟踪培养、优先选拔任用、优先评先评优、优先休假疗养、优先获得更高学历层次学习和脱产学习的时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