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梁村:每个村民都是股东

来源: 时间:2018-09-20 点击数:

  “2013年刚来村里,村里人跟我说‘变压器坏了’,我说‘坏了,就修啊’。‘高书记,修的话要钱啊!’”对方的一声叹息,让初来乍到的村党总支书记高梅珍发懵,村里修个变压器的钱都没有?

  事实就是这样,当时村集体账户上只有6.3万元,修变压器需要3万元,而村集体欠债高达近500万元。

  “以前的徐梁村交通闭塞,发展缓慢,到2006年底,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只有1.1万元,是全县有名的经济薄弱村、矛盾突出村、信访重点村。”村民们谈起往昔的徐梁村,感慨良多。

  2006年底,随着县开发区的发展,徐梁村开始流转土地,并争取到100多亩土地建设村级创业园,对原有的村机米厂、老酒厂的厂房进行改造,相继建起8栋共1.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然而,好事多磨,厂房的出租率一直不高。高梅珍到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在招商引资上花了不少精力,到处托人招引企业入驻。

  2014年12月16日,金湖县徐梁村股份合作社成立,现有参股社员2091人,根据股份合作社章程规定,确定资产总额1219.69万元,分别设置村集体股和个人股。记者注意到,该村总户数为703户,总人口2091人,这意味着该村的每一个村民都是股份合作社的股民。

  随着招商引资的推进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村级创业园的标准化厂房出租率已经达到100%。“现在的厂房供不应求,几家企业找来,但实在没有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是不是因为租金便宜?高梅珍告诉记者,租金不仅不便宜,还比周边的要贵,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里的服务周到细致,而且交通越来越便捷,招工更容易。

  经过几年努力,2016年底,几百万元的村集体债务全部还清。高梅珍又在盘算着更大的计划,48间“三产”用房指日可待,村级创业园里3栋新的标准化厂房也在规划之中。

  不少企业听闻创业园扩建的消息后,纷纷前来洽谈,希望出资合作,但被高梅珍婉拒了。用她的话说,“这些标准化厂房是村民们齐心合力建起来的,这是村民们增收的‘生水井’,我不能把它卖掉。”

  “2013年春节前,讨债的催着我要钱,再不给钱就去我家里。那么困难的日子,有人说卖掉一栋厂房还债,我都没同意。”高梅珍说到此处,眼里噙着泪水,但村民们的“生水井”坚决守住了。

  不久的将来,11栋标准化厂房、48间“三产”用房全部建成后,村集体年收入将超过200万元,彻底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