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三个创优”做优粮食“大文章”

来源: 时间:2018-09-21 点击数:

    近年来,东海县通过“三个创优”做优粮食“大文章”,粮食内在品质提升、品牌效应增强,东海大米和小麦产品成为市场上的俏销品牌。今年35万吨新小麦上市,不到20天时间就被当地粮食企业和福建、浙江、河北、山东等地客商抢购一空。
  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县、江苏省产粮第二大县,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常年产粮保持在115万吨左右,总产列全国第37位,江苏省第二位,曾连续6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对粮食消费的品质要求和品牌要求,立足从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向优质粮食生产流通强县迈进,全县涉粮部门合力开展“三个创优”,努力做优粮食“大文章”。
  创优粮食内在品质。县政府专门制定耕地地力保护方案,联系每一个农户,2018年发放种粮补贴资金1.9亿元,受益21.79万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措施,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农民合作社,到2017年全县共拥有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农民合作社700多个,为粮食优质规模化种植创造了良好环境。县农业部门依据自然资源和条件将全县分为优质小麦、粳稻、糯稻、玉米、花生五大功能片区。突出推进稻米、小麦品质提升工程,县委、县政府制定东海大米品牌发展“三步走”战略,重点打造全国最大产粮镇平明镇和亿斤粮乡张湾乡的20万亩稻米标准化示范园,以及以石榴街道为中心的10万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调优品牌示范,推广以南粳、连粳、徐稻、华粳为主体的最新品系等优良品种。县政府与扬州大学农学院合作建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站,致力于稻麦品种、技术成果集成示范推广。与中科大苏州硒谷研究院合作,推广富硒稻3000亩,争创江苏省首家县级功能示范区,使东海富硒米的含硒量超国家标准1.67倍。产量大镇平明镇2018年2月在第二届江苏优质稻米博览会暨五彩农业展示会上获评江苏省“味稻小镇”。全县播种120万亩小麦,不仅选用筋度较高、适宜种植的连麦、烟麦、淮麦等新优品种,而且对东部80万亩稻茬麦和西部40万亩旱茬麦选用抗旱和抗病不同品种,分别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县乡农技部门在选种、种植、供肥、施药、供技等环节实行一条龙服务,有效保证粮食生产全链条链接,协力推进粮食品质提升,截至目前已拥有有效粮食类无公害农产品71个,其中小麦30个,水稻33个,玉米8个,东海稻谷、小麦成为粮食深加工企业的优选原料,供不应求,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
  创优粮食产品品牌。县委、县政府不断给予生产加工企业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全县粮食加工转化企业瞄准市场需求和品质发展目标,苦练内功,注重新品开发和产品质量提升,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全县已累计投资超3亿元,使全县55家粮食加工转化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达15家,先后有3家企业获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12家企业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年加工转化粮食能力达140万吨。在提高企业产品内在品质的基础上,注重品牌争创,县委、县政府加大宣传、引导,除“东海大米”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集体商标外,在企业品牌争创上全力支持,各企业加大投入进行产品包装,积极申报争创,获中国名牌产品1个,获省级名牌产品3个,市级名牌产品7个,获国家品牌认证3个,获江苏省著名商标6个。获粮食类绿色产品5个,东海大米在全国近百个大米地理标志品牌中排第18位。江苏秀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东海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为创新平台,大力发展多元化产品,多渠道销售,在淘宝、苏宁易购等平台开设店铺,在生产传统包装大米的同时,研发宝宝粥米、老人粥米、喜米等专用米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江苏不倒翁食品有限公司将产品出口到韩国、美国、日本等市场,带动4家中韩合资企业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
  创优服务环境。政府主导、部门领衔、行业协助,为做优粮食“开绿灯”,制定服务“三农”目标规划,突出做好粮食购销向两头延伸的具体措施。首先是扩充仓容,增加收储能力,全县累计投资近3亿元,新增仓容30万吨,其中社会企业新建仓容达23万吨,使全县总仓容达到70万吨。其次增加粮食烘干设备,全县三年新上日烘干粮食近8000吨的烘干机组20多组套,有效保证农民在粮食收获期遭遇阴雨天不坏粮。开展优质收购服务,粮食部门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农民的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签订粮食产销协议,开展订单收购,做到同等优价,优先收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坚持依质论价,优质优价,敞开收购,自觉接受农民和全社会监督,及时与农村粮食经纪人联手,下设收购点,服务向农民的场头囤边靠近,有效保证农民每年生产的75万吨商品粮销售顺畅。推进科学保粮,在存放稻谷仓全部安装空调,在仓外向阳墙面拉上隔阳网,确保低温储粮,延缓粮食陈化变质,既要收好粮更要管好粮。当好加工企业的“转运站”,国有粮食企业与当地粮食加工企业密切联系,主动向企业提供生产原料,做到在同等条件下优价优供。解决企业生产原料的后顾之忧,三年间向全县粮食加工企业提供原料达30万吨。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及时组织粮食、公安、工商、交通、物价等部门对粮食市场流通实行全程监管,跟踪督查,对违法经营坚决取缔,对生产销售劣质粮食产品的坚决查处,粮食行业协会在为企业提供国家粮食政策、市场信息服务的同时,协助企业开展中国好粮油和放心粮油争创活动,目前全县拥有放心粮油示范店37家,优质粮食、优质品牌、优质服务为城乡居民送上取之不尽、食之安全的粮食盛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