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创业 创新+引领 边城镇跑出竞相创业“加速度”

来源: 时间:2018-09-25 点击数:

    “我们村一年连10万元的集体收入都达不到,虽然‘软弱涣散’的帽子摘掉了,但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可我们村多的是土地,大片大片的意杨林,从2016年担任村主任那刻起,我就想着一定要变‘废‘为宝,带领青山的老百姓富起来。”朱小龙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谈项目、办贷款、找技术……现如今,1000亩的樱花园和1000亩的果蔬采摘园在青山村已初现雏形。
    今年来,边城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创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将“农村党员创富”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重点推进,布好路线图,下好任务书,导向鲜明、重点突出,全面打造“党支部助创、先锋领创、互联共创”的“大创业”格局,高质量推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创建数据库。结合“惠民大走访”工作,镇党委领导实地开展调研,积极联系上级农委、科技局等单位争取涉农资源,因镇制宜制定18个创业项目的数据库。各基层党组织在本村党员中开展创业问卷调查,摸清农村合作社及创业党员和农技人才的情况,摸清意愿创业党员的需求、困难及方向,建立创业党员信息档案57份,收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制约等难题54条。“微看边城”公众号推介党员创业明星5期,镇农经中心、人才办走进东南大学等高校宣传创业政策,吸引大学生党员竞相创业。
    创新帮扶形式。镇党委充分发挥驻镇军警单位优势,8个村党组织与边城军警单位共驻共建,积极争取创业资源带动党员创业致富。73091部队与衣庄村结成帮扶对子后,已完成50亩的军民共建蔬菜基地建设;大华村引进130亩的白玉枇杷种植、100亩波斯菊种植、630亩水稻种植等项目……带动周边500余名党员群众就业致富。佴池村在句东强戒所的帮扶下,盘活闲置厂房、成立劳务合作社,明人农庄内“惠卢”“木屋”“四合院”等特色名宿修缮完工,带动30余名劳动力就业。
    优化创业生态。在全市建立首家农村党员创业指导中心,制做“创业手册”。镇党委联合农商行举办“银企对接会”,建立了200万元的“党员创业致富贷”,以贴息贷款、责任担保的形式为创业党员提供资金帮扶;大华村“创业沙龙”定期举办“创业先锋座谈会”,创业先锋围绕各领域现状沟通交流、信息共享。借助“福地青年英才”创业大赛的东风,该镇充分吸纳了时代楷模赵亚夫、“千人计划”应珏、本土创业致富能人费清照等组建了“创业导师团”,联合镇劳动所、成教中心等单位,在青年党校举办“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方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SYB创业”等实用技能培训5期,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受训党员120余名。
    下一步,全镇上下将乘势而上,进一步优化创业生态,打造“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业+’”格局,激活富民党建“一池春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发改经信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