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至今年6月底,相城区集体经营性资产完成交易3606笔,成交金额18030万元。一只盘子“理”好财,相城人在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中尝到了用现代化手段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市场配置利用效率和甜头,也收获了村(社区)回归主职主业,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变化。
“高质量发展”逼出机制改革创新
相城区的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大态势下,逼出来的一项创新之举。
去年以来,相城区以全域城市化的理念,规划建设“五大功能片区”,大力实施16个“三年行动计划”,拉开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幕,这对原来的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随着相城区“263”专项治理、环境保护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整治三年计划等工作的深入推进,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受到制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面临重大考验。
现行的经营管理体制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对集体资产重视不够、监管体制不健全、资产家底不清、日常管理松懈等。这些问题,既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全区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村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给相城区的机制创新和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城区把改革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中央、省、市对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集中经营、委托管理等资产运营新机制,提出了实施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新模式,以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合理配置资金资产资源,为“五大功能片区”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提高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水平,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对于区、镇、村三级干部群众来说,都有一个认知过程。相城区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参与、监督此项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避免不必要的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的隐患,确保该项工作积极稳步推进。
“摸着石头过河”率先理清集体家底
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是一项创新工作,没有可借鉴的模式,必须“摸着石头过河”。
相城区各板块成立了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集中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由各镇分管领导担任,并明确专职副主任,工作人员由各镇统筹调配。全区12个板块配备了15名专职副主任、99名工作人员。
相城区确定了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的四大原则:坚持集中经营管理、权属不变、符合产业发展、遵循市场规律。紧密结合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及16个“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杜绝高污染、“散乱污”企业的进驻。严格按照区“五大功能片区”的划分,精准引入符合产业规划和政策的优质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切实提高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围绕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相城区展开了一系列清产核资工作:引入4家专业的测绘公司,参与全区12个板块的村级集体资产测绘工作,对农村集体农用地、水面、建设用地等资源性资产、厂房、商业用房等经营性资产以及集体办公楼等建筑物进行测量、坐标定位,形成测绘报告;引入9家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清产核资清查审计工作,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下属集体公司(单位)进行全面的清查审计,对货币资 产、债权债务、对外投资等进行核实,对固定资产等实物性资产进行现场盘点,形成清产核资专项清查报告。
相城区还请来第三方财务总监对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结果以及移交的经营性资产进行逐一核对,并加强对移交的经营性资产与实物资产进行核对。全区核对移交的经营性资产37.69亿元(不含货币资金)、资源性资产合计13.79万亩。并对94个村(涉农社区)移交的9172份合同进行梳理,理出到期合同5589份,其中可续签3131份,不再续签2458份;未到期的合同合计3583份,其中可继续执行的3053份,应立即终止的530份。
“现代化管理”腾出40余万平方米产业用房
2018年1月1日开始,相城区全面实行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生态环境、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产业升级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正面效应逐步体现。
相城区农办提供的资料显示,实行集中经营管理后,全区94个村(社区)移交的2017年底到期合同中,不再续签的2458份,其中涉及“263”整治79份,“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701份,搬迁797份,产业不符80份,其他801份,涉及一二三产用房38.52万平方米,土地及水面1.68万亩;2017底未到期应立即终止的合同530份,其中涉及“263”整治21份,“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166份,搬迁151份,产业不符20份,其他172份,涉及一二三产用房4.88万平方米,土地及水面0.5万亩。两项相加,清退了43万余平方米产业用房和2.18万亩土地及水面,为“五大功能片区”规划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
相城区的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改变了过去由各村各自对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发包租赁的形式,交易前由各镇根据租赁企业入驻标准和产业负面清单,对新入驻项目和续租项目进行预审,只有通过预审的项目才能进入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所有交易项目必须通过苏州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线上交易,实现集体资产交易“应进全进”。通过平台交易避免了人情交易、集体资产损失和廉政风险,确保集体资产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相城区的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经营管理,基本实现了从分散的传统经营到集中的现代经营,提高了集体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效益。至2018年3月底,全区各板块均建立起了集中经营管理制度、集管办工作人员职责、集体资产交易细则、租金收缴制度、资产修缮办法、第三方代理记账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统一出台了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指导价格,租金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元和街道完成的续租合同的租金比原租金提高6%,集体厂房清退后再进行出租,租金的提高幅度更大。同时,全区实现了先交租金后租赁的方式,避免租金欠缴风险。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