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红光村土地流转“转”出农民好生活
乡村振兴,终究离不开土地。如何在土地上做好富民增收的大文章,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寻求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现实课题。随着丹东路的开通,丹阳市红光村的交通优势逐渐显现,红光村两委干部经过市场调研、分析后,决定以休闲旅游加特色林果为特点,走出一条增收致富路。
如果说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业,都是在土地上富民增收大文章中的不同章节,那么土地流转便是这篇文章里的关键词。2004年,红光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将原先闲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并以远远高于外界的价格对土地进行租赁。同年,红光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与江苏超力电器合作,引进了江苏超力生态园,这是该村发展农村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及现代林果业迈出的一个重要步伐。然而,在建设占地500亩的园区时,红光村再一次遇到了难题。为了完成生态园的规划建设,不得不拆除尚有十几户村民的荒田里村庄和部分坟地,势必会引起村民的不满和矛盾。为妥善安排这些事宜,红光村统一建造了安置房,并将涉及到的坟地免费迁移至纪念堂。如今,超力生态园已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每年可接待游客10000人。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红光村的农业生产正加快从小农经济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催生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等许多新业态,同时多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着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目前,红光村建成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个,镇江市美丽宜居村庄1个,并积极利用土地股份合作社平台效应,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广泛吸引农业投资,先后建设苗木基地10个,拥有优质苗木基地1980亩,年产值900万元,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350元,其中镇江市沃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美国紫薇林极具观赏价值,在每年盛花期吸引了大量周边游客赏花游玩或拍摄外景。
曾经的负债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00万元,腰包鼓了,红光村开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为了做好精品村建设,红光村累计投资300多万元,完成了村内生产道路硬化,积极争取水利项目资金,整修村内排灌渠道1.5公里,并投资新建省级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合作社办公及仓储用房和配套工程。
“特色”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而这关键又是离不开土地流转的。今后红光村将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继续明确以超力生态园为龙头,以摘农家果、享农家乐为主题的农业观光体验型发展方向,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之路。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