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深挖优势资源实施品牌富农
近几年来,无锡市把培育发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实施商标兴农战略的重要抓手,形成了“政府统筹规划,工商和市场监督部门指导,行业协会牵线,骨干企业领唱,相关农户合唱”的产业化、特色化经营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目前,全市已有阳山水蜜桃、甘露青鱼、宜兴紫砂、宜兴大闸蟹、宜兴百合、江阴河豚、无锡毫菜、斗山太湖翠竹菜叶、大浮杨梅、马山芋头、杨巷大米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件,品牌特色农产品年产值超10亿元。
近年来,该市对本地区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统筹规划,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办法;工商和市场监督部门每年对涉农企业和广大种植、养殖农户进行《商标法》《商标实施条例》宣传培训,开展“锡品荟网上行”地方特色品牌推广活动和打假护牌执法行动,增强农民的品牌兴农意识和创牌积极性;农委、科技部门和涉农行业协会,对广大种植、养殖农户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相关专家上门技术指导,使培育发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和坚实的法律护牌基础。
无锡阳山水蜜桃以火山喷发形成的独特土质和先进的栽培技艺成为“水果之王”而闻名国内外。阳山镇有3万多亩桃园,1万多户桃农。在当地工商部门的指导下,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成功注册了“阳山”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水蜜桃产品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统一印制包装盒,实施商标许可备案手续;引进培育新品种,推广种植新技术;对5000多名各协会会员由农科专家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培养了一支600多人组成的水蜜桃经纪人队伍。镇政府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全国第一家水蜜桃专业市场,近几年又试点“互联网+”模式,形成了多条电商、物流通道,更使水蜜桃销售渠道方便快捷,适应了水蜜桃保存期短、仓储不便和运输困难的特点。在多方努力下,阳山镇水蜜桃生产开创“协会+公司+桃农+专业市场”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桃子以皮薄、汁多、香甜可口为特色,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惠山区政府实施“共享‘阳山’商标,致富一方百姓”的品牌富民战略,从而带动了阳山周边地区5个乡镇,形成了以阳山为中心,总面积超过5万亩的水蜜桃经济区,“阳山”牌水蜜桃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成为江苏省十大果品品牌和江苏名牌产品,2006年至2015年,阳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持续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2012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近5年来,“阳山”水蜜桃销售量稳定在4万吨左右,远销全国15个省市及港、澳地区,销售额4亿多元。当地农民种植水蜜桃人均收入达3万多元,占其总收入的70%。
锡山区鹅湖镇(原甘露镇)以水产养殖为支柱产业,全镇有水面养殖面积6500多亩,养殖户700多户,水产养殖更以青鱼质量上乘而闻名。2006年4月,鹅湖水产协会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甘露”牌青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品牌培育建设上,鹅湖镇政府、工商部门、水产协会引导和指导水产养殖户实施五项措施:一是实施标准化生产。制定甘露青鱼养殖生产全过程企业标准及《青鱼鱼种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青鱼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商品青鱼标志、包装、运输标准》等;二是开展技术培训。每年举办3-4期水产技术培训班,使广大养殖户全面掌握“甘露”牌青鱼无公害生产技术,确保产品质量;三是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镇实施水产养殖生产台账制度,包括建立鱼药、饲料进货、销售台账,每日塘口生产日记台账,有关部门对台账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四是加强品牌监管。水产协会会同镇农业服务中心、工商总局等单位对“甘露”牌青鱼产品包装袋、包装盒的生产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假冒;五是营造品牌影响力。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推荐会,在国家、当地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甘露”青鱼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政府、工商部门以及农业部门的扶持指导下,鹅湖镇青鱼等水产养殖业走出了“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路子,形成了“养殖、销售、加工”完整的产业链,年产高品质水产品5155吨,其中青鱼1200多吨,形成3000吨淡水鱼加工能力,全镇渔业经济年产值达3.58亿元,增加值3200万元。“甘露”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当地农民致富、农业增效的金字招牌。鹅湖镇松芝村的江苏无锡现代渔业产业园成为江苏省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和青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先后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 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