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经济相对发达社区加快富民进程路径探索

来源: 时间:2018-10-15 点击数:

    贺洋社区位于如皋市如城街道南大门,南与磨头镇天阳村毗邻,东西分别与龙游河村、钱长村接壤,北与大明社区隔河相望。社区共有26个村民小组,农户937户,常住人口3579人,耕地面积3631亩,社区集体经营性年收入15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8000元,社区产业兴旺,经济发达,实力雄厚,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和蓄势待发的发展潜力。
    一、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
    1.区位独特。
    位置重要。位于如城南大门,是通往城市的形象展示区,拥有花卉苗木示范农业区,为城市绿肺所在地,是贺洋百姓安居乐业的长寿福地。交通便捷。如港路、老204国道纵穿南北,大明河、皋高线横贯东西,三路相夹,构成一个金三角,工业集中区坐落其间,是贺洋加快经济发展的引擎器。水系畅通。大明河二级航道从社区北侧贯通,三条居住河像三条玉丝带镶嵌其间,农民一字式傍河而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龙游河带着它神奇的传说从村东侧蜿蜒而过,蓄水成潭,称为龙池港,像一个聚宝盆从九天银河落下,镶嵌在贺洋与龙游河两村之间,构成了贺洋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是贺洋发展全域旅游的宝贵资源。
    一个金三角,一个聚宝盆,两条致富路,三条玉丝带,为建设贺洋兴业、富民、增收、生态的美好家园增添了浓墨重彩,以此可以描绘一幅令人向往的绚丽图景。
    2.产业齐全
    传统工业拉动。大大小小企业40多家,六家定报企业,五家农业龙头企业,为社区经济贡献份额主要体现为土地租金、土地补偿款的投资收益,对富民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70%-80%以上都是本社区居民在厂里打工,一般性工资收入2500-4000元不等。花木产业带动。土地苗木年产出1920万元,花木经营销售年收入8600万元,共计1.58亿。新兴产业驱动。近年来,在“互联网+”中大显身手,构成了贺洋电商发展的亮丽风景。老企业焕发新枝,江源植物造景,城中园林等绿化企业嫁接电商,助推发展,网上销售交易达到3880万元,年轻人崭露头角,“农二代”独领风骚。以花名堂刘小飞为首的电商企业微型盆景和许金生、何小云塑料地垫网上销售大户,线上线下交易年销售达4000万元。2016年社区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
    3.基础配套
    全社区水泥路四通八达,连接家家户户;河道整治7400米,拆坝31座,建桥11座,管桩生态护坡已建410米,在建400米;给水、电力、电信、排水排污设施到位;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功能齐全,设备到位,调解室、阅览室、活动室,应有尽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居家养老服务室、文化长廊一一俱全,新的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4.环境优美
    绿化覆盖率100%,是天然的氧吧,修身养性的好去处。自然生态景观呈现多元化,域内景点较多:花名堂微型盆景名扬四海、城中园林的竹海让人流连忘返,江源植物造景巧夺天工,庭院经济构筑生趣盎然,大棚花卉盆景美不胜收,生态护坡的河道风景令人心旷神怡。2016年还清除污染源,拆除养猪场2处,复垦16亩土地,还一方净土。
    5.文化厚重
    相传2500多年前,在如皋雉水高地的南端,有一个小渔村,那里的人最初以出海打渔为生,后来在一位智者的带领下,围垦筑坝,圈地而居,不仅有了遮风挡雨的栖身之地,更令人赞叹的是在坝内建成了一个远近文明的交易市场,一时间商贾云集,贸易繁荣,惊动官府,敲锣打鼓送来贺匾,贺家坝因此得名,贺家坝南侧东西有两个出海点,称为东下洋和西下洋,当时还有一支马帮沿海岸线经常来往贺家坝做生意,久而久之依托东下洋居住下来,便有了马家庄。斗转星移,时光变迁,昔日四个自然村庄,解放后划为东下洋、西下洋、贺坝三个行政村,本世纪初区划调整合并而成今日的贺洋。追根溯源,贺洋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薪火相传的贺洋精神,敢为人先是他固有的勇气,勤劳智慧是他传承的品质,拼搏创新是他延续的精神,可以说贺洋的祖先是开疆拓土的先行者,贺洋的后人更应是勇立潮头的时代弄潮儿。
    二、助推发展的有利条件
    1.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善打大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贺洋社区两委会成员8人,居民小组长26人,居民代表74人,党员128人,形成组织网络化、管理层次化、治理高效化的组织架构,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居民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近几年,在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秉承“治水管水、造福于民”的理念,着力构造人水和谐的优美环境,打响了整治河道、拆坝建桥、生态护坡的三场漂亮仗,形成水清、岸畅、坡绿、景美的格局,先后成为省市水利现场会参观点,多次接待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参观考察。
    2.有一支活跃在大江南北的苗木经纪人队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经纪人,据统计,贺洋社区共有苗木经纪人826人,年收入达8600万元,撑起了贺洋率先致富的一片天空,成为贺洋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3.有一张“五美”规划的蓝图。一幅环境秀美,风尚淳美,文化优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美丽乡村规划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吸引着许多惊艳的目光。
    4.有四张亮丽的名片。江苏省美丽乡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如皋市文明社区的四个烫金招牌,无疑为贺洋的加快发展增添了不少的软实力。
    三、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
    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在贺洋社区也程度不等的存在。一是思想上“小富即安”的多,“进取创新”的少。不少人满足于眼前的温饱,觉得坛中有米、身上有衣、袋中有钱的生活有滋有味,闲时来来小胡,空时咪咪小酒,乐时哼哼小调,对于怎样做大做强思之甚少,如何居安思危虑之不多。二是品种上“小而全”的多,“大而精”的少。大路货多,大宗品少,从众者多,领跑者少,市场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人种天收”的居多。三是经营方式上,单兵作战的多,抱团出海的少。合作共赢的理念欠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够。四是人才构成上,闯市场的人多,懂市场的人少,研究市场的专业人才不多,引领市场的将帅之才更是凤毛麟角。
    四、加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体思路:整合现有资源,争取政策扶持,开展招商引资引智,串点成线,以线推面,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生态田园乡村。主动接受园区辐射,自觉接轨顾庄步伐,让明星效应跨河南下,使贺洋成为国家农业度假区内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1.强化领导,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情。要得火车快,全靠车头带,强化领导是关键,群众参与是根本。一要争取领导,提高关注度,成为主要领导挂钩联系点。二要依靠领导,增强支持度,列入全区整体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要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组织化水平。四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全民干事创业热情。把上级决策内化为群众的自我要求和自觉行为,让想干事的不吃亏,使干成事的有好处,把物质激励、精神鼓励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起来。
    2.规划先导,围绕“一心四片”做文章。以田园生态宜居为目标,集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重点建好苗木交易服务展示中心,乡村风貌片区、田园梦境片区、苗木体验片区、绿野仙踪片区,打造“苗木博览园,水岸新贺洋”的田园综合体。
    3.项目引导,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一是巩固提升已有项目,全力实施道路提升工程、亮化工程、管桩生态护坡工程等项目。二是争取上级支持,搞好生态补水车口重建、庭院节水灌溉等项目。三是招商引资,建设休闲旅游、立体农业、健康养老(民宿)等项目。
    4.政策指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一是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利用富余劳力,创办劳务合作社,建立专业服务队,为七位一体、企业用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人力支撑。二是依托苗木经纪人,培育各类经营主体,尤其是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条件许可时成立农民合作社综合社,向上承接项目,致富本地群众。三是培训新型农民,教会致富本领,开拓致富渠道,利用花名堂电商平台,聚集有志于此的青年农民创新创业,拉长微型盆景花卉苗木的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形成新的覆盖全村的产业群。
    5.新风倡导,增强文化软实力。一是实施精准扶贫,帮助弱势群体。贺洋社区总体而言农民都很富裕,但也是存在因病因残因灾等原因造成的贫苦户20多家,他们是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重点关注的弱势群体。二是开展互助合作,促进共同致富。一要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的作用,走合作共赢之路。二要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实行定人定量定时定岗服务。三是推崇行善奉孝,发扬传统美德。关心养老事业,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宣传引导、强化教育等手段,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老人的良好氛围。四是注重礼义廉耻,倡导文明新风。五是挖掘文化意涵,宣传创新拼搏、创业领先的贺洋精神。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