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积极开展秋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来源: 时间:2018-10-17 点击数:

    近年来,淮安市秋播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呈明显加重趋势,做好秋播期间植保技术工作是将防控关口前移,经济、简便、高效控制种(土)传病虫及前期病虫危害、高效防控农田草害的重要措施,是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的有效途径。
    一是加强种子检疫监管。秋播期小麦种子调运频繁,要求各县区要严把麦种调运检疫关,强化小麦种子市场检疫监管,对无检疫证书的种子严格立案查处,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
    二是切实做好农业措施应用。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优化品种布局,积极向农户做好抗(耐)病品种的宣传推介工作,重点减少高感赤霉病品种的种植,减轻病害发生危害。搞好种子精选。推广使用商品种子,减少农民自留种的比例;对农民自留种,要做好自留种的筛选工作,汰除混杂在麦种内传播蔓延和危害的杂草种子。合理轮作换茬。实行麦油、麦菜等轮作方式是减轻病虫草害的有效措施。指导农户合理调整茬口布局,在油菜、蔬菜面积较大的地区,对上年度田间杂草防除难度大、土传病虫发生重的田块,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农民轮作换茬,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的目的。加强田间管理。推行精细整地、适墒适期适量播种,减少麦种露籽,播后及时镇压,合理运筹施肥等,促进小麦全苗、壮苗、匀苗,增强抗逆性,提高竞争力;腾茬早的田,可在播前诱发杂草发生,然后采用机械灭草或药剂除草;冬春适时开展清沟压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盖草灭草技术;加大田边、沟边、路边、渠边隙地的综合种植利用,发挥长效治理杂草种源的作用。
    三是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监测预警。强化秋播作物病虫草害监测预警,规范开展秋播小麦、油菜田杂草、种(土)传病害、地下害虫、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监测及杂草抗药性的监测,及时制定防控预案、科学开展防控;要强化信息报送,及时上报秋播作物病虫草害发生情况,为统筹指导大面积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强化科学用药。在秋播关键时期,植保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开展种子药剂处理和除草剂使用。种子处理要选准药种,严格把握用药剂量、浓度,禁止超量用药;在当地未经试验示范的种子处理剂不得推广,确保种子处理安全。化学除草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用药,特别是异丙隆、扑草净、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甲基二磺隆、唑草?苯磺隆等要避开在强寒流前后、积水田块、弱苗田块等情况下用药,防止小麦发生冻药害;要严格遵守禁用限用药剂的规定,大麦田严禁使用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酸及其复配剂。在施药过程中要均匀喷施,不得重喷、漏喷。强化宣传指导。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准确指导农民开展科学防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明白纸、手机短信、微信等多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指导工作,普及防控技术,提高农户做好秋播植保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指导农户特别是种田大户主动采用行之有效的农业防控技术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种田成本;要宣传秋播病虫草害防控药剂的安全使用技术,谨慎使用一些安全性差的药剂,全力提高技术到户率。强化示范引领。根据当地实际,加大新药剂、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力度,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筛选和熟化适合本地使用的产品和技术。要层层建立综合防控示范区,展示安全高效的防控技术,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促进大面积工作平衡开展,提高大面积防治技术水平。在今年秋播期间每个县(区)至少要建设1个千亩以上的省级小麦绿色防控示范区,至少开展1项种子药剂处理、农田杂草防除技术的试验示范课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